[發明專利]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9013.1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6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勁學;王良剛;蔡毅;李景平;李景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開陽南貢河富硒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5/00 | 分類號: | B65G35/00;G01G13/2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標準化 重量 茶葉 運輸 裝置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尤其是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茶葉加工過程中,有些工序需要先對茶葉進行標準化重量分開加工,然在自動化的加工過程中,各工序配合不間斷工作,若采用靜止的方式先將茶葉稱量再進行加工,不但費事費力,還會造成車間各加工設備間斷停頓,效率及其低下,若采用在運送過程中直接稱量,因各個時段的茶葉運輸速度有一定偏差,而其茶葉的動能也會發生變化,使得采用直接稱重運送的茶葉過程中很好準備實現重量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能實現對移動過程中的茶葉進行標準化重量稱量,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該方法采用在環狀的輸送軌道上設置至少2個茶葉輸送箱體,在每個箱體上方設置紅外線感應器,通過紅外線感應器感應茶葉在茶葉輸送箱體的積累量來控制每次輸送茶葉的重量,從而實現運送標準化重量茶葉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紅外線感應茶葉在茶葉輸送箱體內的積累量,從而確定茶葉的重量,實現對運動時的茶葉進行標準化的稱重,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中茶葉輸送箱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
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該方法采用在環狀的輸送軌道上設置至少2個茶葉輸送箱體,在每個箱體上方設置紅外線感應器,通過紅外線感應器感應茶葉在茶葉輸送箱體的積累量來控制每次輸送茶葉的重量,從而實現運送標準化重量茶葉的目的。
根據上述方法所形成的一種實現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運輸裝置,如附圖所示,包括輸送軌道1,該輸送軌道1為閉環的環狀結構,至少2個茶葉輸送箱體2安裝在輸送軌道1上,在茶葉輸送箱體2的上方設置紅外線感應器3,茶葉輸送箱體2底部設置開關閥門4。
具體使用時,采用電機驅動茶葉輸送箱體在輸送軌道上移動,當其中一個茶葉輸送箱體移動到茶葉輸入口時,茶葉輸送箱體停止移動且茶葉開始下落道茶葉輸送箱體內,當紅外線感應器感應到茶葉積累到茶葉輸送箱體的制定位置時,茶葉停止下落,茶葉輸送箱體移動且同時下一個茶葉箱體移動到茶葉輸入口,而當已裝滿茶葉的茶葉輸送箱體移動到正下方的茶葉輸出口時,開關閥門打開,標準化重量的茶葉進入下一道加工工序。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為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同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開陽南貢河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省開陽南貢河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0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65G 運輸或貯存裝置,例如裝載或傾斜用輸送機;車間輸送機系統;氣動管道輸送機
B65G35-00 其他類不包含的機械輸送機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圓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滾動的環形牽引元件,如牽引帶
B65G35-04 . 包含有撓性載荷運載體,如輸送帶的,此撓性載荷運載體在一端卷緊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閉通路移動的荷載運載體,并且此運載體適合于與沿通路間隔配置的一系列牽引元件中的任何一個嚙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閉通路內移動的互不連接的載荷運載體系列,如許多皮帶區段,這些載體適合于相互接觸并由配置成使每個載荷運載體依次嚙合的裝置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