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軸密封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8986.3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3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桂文;李錫晗;丁志文;陽益江;肖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大創遠數控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54 | 分類號: | F16J15/54;F16J15/40;B24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肩 旋轉軸密封 旋轉軸 甩油槽 泄油槽 端蓋 密封可靠性 使用壽命 第二軸 第一軸 泄油孔 連通 轉動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軸密封結構,包括旋轉軸(1)、端蓋(2)及箱體(4),所述旋轉軸(1)上設置有兩個軸肩,分別為由外向內排列的第一軸肩(1a)及第二軸肩(1d),兩個所述軸肩之間設置有多個甩油槽;所述端蓋(2)上具有與多個所述甩油槽對應設置的多個軸肩內泄油槽及與多個軸肩內泄油槽連通的第一泄油孔(2b)。本發明提供的旋轉軸密封結構,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并且,有效提高了密封可靠性,確保了旋轉軸的使用壽命及轉動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軸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機床的工作環境中充滿帶有磨削渣的油霧,如果這種油霧進入到機床主軸的內部,則會嚴重影響主軸壽命及轉動精度。
目前,機床上普遍用的主軸密封結構為氣密封或端面迷宮密封。氣密封的結構簡單,但密封效果不理想;而端面迷宮密封的密封效果較高,但結構過于復雜,不便于加工。
因此,如何便于加工,提高密封可靠性,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軸密封結構,以便于加工,提高密封可靠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軸密封結構,包括旋轉軸、端蓋及箱體,所述旋轉軸上設置有兩個軸肩,分別為由外向內排列的第一軸肩及第二軸肩,兩個所述軸肩之間設置有多個甩油槽;
所述端蓋上具有與多個所述甩油槽對應設置的多個軸肩內泄油槽及與多個軸肩內泄油槽連通的第一泄油孔。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端蓋上還具有與所述旋轉軸的外部軸段對應設置的軸肩外泄油槽及與所述軸肩外泄油槽連通的第二泄油孔;
所述外部軸段為所述旋轉軸的位于所述第一軸肩遠離第二軸肩的軸段。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端蓋上具有與所述第一軸肩間隙配合的端蓋擋邊。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還包括由內向外吹氣的分氣塊,所述端蓋上設置有與所述分氣塊的進氣口連通的進氣通道;
所述分氣塊設置于所述第二軸肩與與其最近的所述甩油槽之間。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分氣塊上具有與所述第二軸肩間隙配合的分氣塊擋邊。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分氣塊與所述端蓋及所述箱體固定連接。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甩油槽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為外向內排列的第一甩油槽及第二甩油槽;
所述端蓋上具有兩個所述軸肩內泄油槽分別為外向內排列的第一軸肩內泄油槽及第二軸肩內泄油槽;
所述第一軸肩內泄油槽與所述第一甩油槽對應設置,所述第二軸肩內泄油槽與所述第二甩油槽對應設置。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第一軸肩內泄油槽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甩油槽的寬度;
和/或,所述第二軸肩內泄油槽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甩油槽的寬度。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還包括接頭及彎管;
所述彎管通過所述接頭與所述第一泄油孔連通。
優選地,上述旋轉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甩油槽由內側面及外側面組成;所述內側面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垂直,所述外側面與所述內側面之間的夾角為45°~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大創遠數控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中大創遠數控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囊式機械密封裝置
- 下一篇:電磁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