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D2D通信中傳輸模式和傳輸波束的聯合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8213.5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86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東梅;林靜然;利強;韓松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7/0452 | 分類號: | H04B7/0452;H04B7/06;H04W4/70;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d2d 通信 傳輸 模式 波束 聯合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D2D通信中傳輸模式和傳輸波束的聯合優化方法,在上行傳輸中,基站中繼傳輸模式和D2D傳輸模式共用發射波束;在下行傳輸中,基站中繼傳輸模式和D2D傳輸模式使用不同的發射波束,本發明考慮的是多用戶的MIMO網絡,基站和用戶皆配備多根天線,并且D2D傳輸模式和基站中繼傳輸模式具有同樣的優先級,可以同時實現D2D傳輸模式與基站中繼傳輸模式轉換、能量分配、MIMO傳輸以及干擾管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D2D通信中傳輸模式和傳輸波束的聯合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D2D通信作為一項在無線網絡中非常有前景的技術,近來備受關注。在移動通信網絡中,D2D通信可以有效地提升網絡吞吐量,能量利用率,頻譜利用率和通信可靠性。
現存技術盡管考慮了D2D通信的模式轉換,功率分配和波束賦形問題,但是大部分工作所考慮的場景都比較簡單,如僅考慮單天線網絡、并且嚴格限制用戶對的數量等;少量研究考慮了多天線MIMO網絡中的D2D傳輸模式轉換、功率分配和波束賦形問題,但這些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例如很多研究仍然僅考慮只有一個用戶對的情況;另外,現有關于D2D的研究多把蜂窩網用戶作為主要用戶,而將D2D用戶作為次要用戶。在網絡通信管理的過程中,優先保證蜂窩網用戶的通信質量。事實上,無論是蜂窩網用戶,還是D2D用戶都是在網絡控制下進行通信,因此,一種更為合理的方式是不對他們進行優先級設置,而依據這些用戶對網絡效能的貢獻,以及他們對其它用戶的干擾來制定通信模式、功率分配和波束賦形方案。同時,由于多天線、多用戶的MIMO無線網絡通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急需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復雜網絡環境下(如多天線和多用戶等)的D2D通信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D2D通信模式和傳輸波束的聯合優化方法,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多天線多用戶MIMO無線網絡中的D2D通信管理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D2D通信中傳輸模式和傳輸波束的聯合優化方法,在上行傳輸中,基站中繼傳輸模式和D2D傳輸模式共用發射波束;在下行傳輸中,基站中繼傳輸模式和D2D傳輸模式使用不同的發射波束,包括步驟:
(1)初始化參數以及變量;
所述參數包括迭代次數,迭代終止門限,控制D2D用戶對數量的參數,目標值;
所述變量包括各對用戶的傳輸模式控制變量;
D2D傳輸模式下,接收用戶端的上行鏈路接收波束;接收用戶端的下行鏈路接收波束;
基站中繼傳輸模式下,基站的上行鏈路接收波束;接收用戶端的下行鏈路接收波束;
基站中繼傳輸模式下的上行信道矢量、下行信道矢量;
D2D傳輸模式下的上行信道矢量、下行信道矢量;
對所有用戶隨機分配權重,并隨機產生一組輔助變量;
D2D傳輸模式,用戶的上、下行速率向量;基站中繼傳輸出模式,用戶的上、下行速率向量;
(2)在各傳輸時段末,根據當前獲取的與各發射波束相關的賦形矩陣以及拉格朗日矩陣Φ,計算發射用戶端的上行鏈路發射波束;
基站中繼傳輸模式下,計算基站的下行鏈路發射波束;
D2D傳輸模式下,計算發射用戶端的下行鏈路發射波束;
更新傳輸模式控制變量,以及速率輔助變量限制中的輔助變量;
(3)根據步驟(2)中得到的各發射波束,計算在D2D傳輸模式下,接收用戶端的上行鏈路接收波束;和下行鏈路接收波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2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