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短程線簾布層的無胎圈式非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8119.X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08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J.A.本京二世;D.R.道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固特異輪胎和橡膠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7/00 | 分類號: | B60C7/00;B60C7/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華;安文森 |
| 地址: | 美國俄***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短程 簾布 無胎圈式非 充氣 輪胎 | ||
本發明涉及具有短程線簾布層的無胎圈式非充氣輪胎。一種結構支撐的輪胎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環形剪切帶和短程線簾布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涉及運載工具輪胎和非充氣輪胎,且更確切的地涉及非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一個多世紀以來,充氣輪胎已成為實現運載工具機動性的選擇方案。充氣輪胎是拉伸性結構。充氣輪胎具有使充氣輪胎現今如此占主導地位的至少四個特征。充氣輪胎在承載載荷方面是有效的,因為輪胎結構全部參與承載載荷。充氣輪胎也是滿足需要的,因為其具有低接觸壓力,從而由于運載工具載荷的分布使得在路面上的磨損較小。充氣輪胎還具有低剛度,從而確保運載工具中乘坐的舒適度。充氣輪胎的主要缺點是其需要壓縮流體。在充氣壓力完全喪失之后,使常規充氣輪胎失效。
設計成在無充氣壓力的情況下操作的輪胎可消除與充氣輪胎相關的許多問題和危害。既不需要壓力維持,也不需要壓力監控。結構支撐型輪胎(例如,實心輪胎或其它彈性體結構)到目前為止并未提供從常規充氣輪胎所需的性能水平。實現類似于充氣輪胎性能的結構支撐型輪胎的解決方案將是一項令人期望的改進。
非充氣輪胎通常由其載荷承載效率所限定。“底部裝載機”基本上是在結構的位于輪轂下方的部分中承載大部分載荷的剛性結構。“頂部裝載機”設計成使得結構全部參與承載載荷。頂部裝載機因此具有高于底部裝載機的載荷承載效率的載荷承載效率,允許實現質量更小的設計。
因此,期望改進非充氣輪胎,使得其具有充氣輪胎的所有特征,而沒有需要充氣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并且其中所述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取向成在徑向方向上。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并且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安裝在輪輞上,其中可軸向地調節所述輪輞。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并且其中所述加強層與徑向方向成一角度α,使得所述多個側壁是成角度的。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其中所述加強層與徑向方向成一角度α,使得所述多個側壁是成角度的,并且其中所述角度α是在-20至+20度的范圍內。
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非充氣輪胎,其包括:接觸地面的環形胎面部分、剪切帶和定位于胎面的徑向內側的織物的加強層,所述加強層徑向向內延伸以形成多個側壁,所述加強層具有取向在短程線路徑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加強簾線,其中所述非充氣輪胎不具有胎圈,并且其中所述加強層的徑向內端固定到輪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固特異輪胎和橡膠公司,未經固特異輪胎和橡膠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1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