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7696.7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田新軍;張青青;周賽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泰能高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2 | 分類號: | H01M2/22;H01M2/06;H01M2/04;H01M2/10;H01M2/12;H01M10/613;H01M10/655;H01M10/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曉翔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洲***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形 電池 及其 集合 系統 模組 | ||
1.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芯極組(1)、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引出端(4)、電池殼(5)、電池蓋(6)、側支架(7)和隔珊(8),所述電芯極組(1)設置在電池殼(5)的內部,電芯極組(1)兩側設置有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上設置有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中部設置有中心孔,中心孔處焊接有引出端(4);所述電池殼(5)兩側蓋設有電池蓋(6);所述側支架(7)之間設置有隔珊(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芯極組(1)與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通過激光焊接進行連接,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的數量為2-6片,數量為偶數,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的高度為25-35mm,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寬度為20-60mm,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的厚度為1.0-3.0mm,相鄰的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之間的間距為20-30mm;所述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的數量為1-3片,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與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之間通過激光焊接相連接,焊接點距離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一端的距離為40-60mm,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的高度為50-70mm,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的寬度為20-60mm,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的厚度為1.5-3.0mm,所述一級內連接導流片(2)與二級內連接導流片(3)的形狀均為〕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殼(5)殼體厚度為0.5-0.8mm,電池殼(5)的外側設置有加強筋(51),加強筋(51)的形狀為U形,加強筋(51)的長度為15-25mm,加強筋(51)的寬度為30-60mm,加強筋(51)的高度為3-5mm,加強筋(51)板厚0.6-0.8mm,電池殼(5)的一側還設置有安全爆破口(52)和安全閥(53),安全爆破口(52)呈+形,安全爆破口(52)的厚度為0.2-0.25mm,承受壓力不大于2.5MPa,安全閥(53)由安全閥定位片(531)和安全閥防堵帽(532)構成,安全閥防堵帽(532)設置在安全閥定位片(531)下側,安全閥定位片(531)長度為25-30mm,安全閥定位片(531)的寬度為15-25mm,安全閥定位片(531)的高度為5-7mm,安全閥定位片(531)材料厚度為2.5-3.5mm,安全閥防堵帽(532)長度為25-30mm,安全閥防堵帽(532)的寬度為15-25mm,安全閥防堵帽(532)的高度為5-7mm,安全閥防堵帽(532)材料厚度為0.6-1.0mm,安全閥防堵帽(532)形狀呈倒幾字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蓋(6)的外側設置有加強折板(61),加強折板(61)之間設置有引出端孔(63),引出端孔(63)的數量為2個,電池蓋(6)上還設置有方向標識(62),電池蓋(6)的材料厚度為0.5-0.8mm,電池蓋(6)四周設置的外翻邊緣高度為3-4mm,加強折板(61)呈幾字形,加強折板(61)的長度為25-30mm,加強折板(61)的寬度為30-60mm,加強折板(61)的高度為5-10mm,加強折板(61)的材料厚度為0.6-0.8mm,加強折板(61)的距離為20-30mm,加強折板(61)距離電池蓋(6)邊緣的距離為20-30mm,兩個引出端孔(63)之間的間距為55-65mm,方向標識(62)為圓形凹槽,圓形凹槽的直徑為5-7mm,圓形凹槽的深度為0.1-0.2mm,方向標識(62)距離電池蓋(6)一端的距離為10-15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形鋼殼電池及其集合成電池系統的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珊(8)由寬隔珊(81)和窄隔珊(82)組成,窄隔珊(82)位于寬隔珊(81)兩旁,寬隔珊(81)的寬度為60-80mm,寬隔珊(81)厚度為6-10mm,寬隔珊(81)的高度為120-260mm,窄隔珊(82)的寬度為30-40mm,窄隔珊(82)的厚度為6-10mm,窄隔珊(82)的高度為120-260mm,側支架(7)和隔珊(8)的材料為PP、PE或PA中的一種,側支架(7)和隔珊(8)的材料中還加入5-15%的玻纖改性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泰能高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科泰能高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769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