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錨絞機組的液壓系統及錨絞機組在審
申請號: | 201611197145.0 | 申請日: | 2016-12-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5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發明(設計)人: | 徐兵;王洪林;喻曉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B63B21/16 | 分類號: | B63B21/16;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機組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錨絞機組的液壓系統及錨絞機組。
背景技術
錨絞機組是一種常見的船用甲板機械設備,其用于收放船錨,在船舶靠泊和離港時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見的錨絞機組主要包括用于收放船舶的左錨的第一錨絞機和用于收放船舶的右錨的第二錨絞機,第一錨絞機和第二錨絞機分別各自配備有用于驅動控制自身的液壓系統,在工作過程中,第一錨絞機和第二錨絞機配合工作,以分別收放左錨和右錨,從而實現船舶的靠泊和離港。
然而,由于第一錨絞機和第二錨絞機的液壓系統相互獨立,分別通過不同的泵站提液壓能,所以一旦其中一個錨絞機對應的泵站出現故障,那么將必須在故障排除后才能進行船舶的靠泊和離港,造成了許多的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錨絞機組的液壓系統相互獨立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錨絞機組的液壓系統及錨絞機組。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錨絞機組的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第一泵站、第二泵站、第一三通閥、第二三通閥和供油模塊,所述第一泵站和所述第二泵站的進油口分別與所述供油模塊連通,所述第一泵站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泵站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二油口與第一錨絞機的液壓設備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二油口與第二錨絞機的液壓設備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三油口和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三油口連通。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供油模塊包括補油組件和儲油箱,所述補油組件包括膨脹油箱、第一單向閥和油泵,所述油泵的進油口與所述儲油箱連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單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一單向閥的出油口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泵站和所述第二泵站的進油口連通。
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油泵為手搖泵。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膨脹油箱上設有第一溢流油路,所述第一溢流油路的進油端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溢流油路的出油端與所述儲油箱連通。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補油組件還包括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所述第一截止閥的進油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閥的進油口均與所述儲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截止閥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泵站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截止閥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泵站的進油口連通。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二溢流油路和第三溢流油路,所述第二溢流油路的進油端與所述第一錨絞機的液壓設備溢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溢流油路的出油端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三溢流油路的進油端與所述第二錨絞機的液壓設備溢油口連通,所述第三溢流油路的出油端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四溢流油路、第五溢流油路、第三截止閥和第四截止閥,所述第四溢流油路的進油端與所述第一泵站的溢流口連通,所述第四溢流油路的出油端與所述第三截止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三截止閥的出油口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五溢流油路的進油端與所述第二泵站的溢流口連通,所述第五溢流油路的出油端與所述第四截止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四截止閥的出油口與所述膨脹油箱的第一油口連通。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三通閥和所述第二三通閥均為三通旋塞閥。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泵站和所述第二泵站的最大流量均為733L/min,最大壓力均為78MPa,最大輸出功率均為90kw。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錨絞機組,所述錨絞機組第一錨絞機、第二錨絞機和液壓系統,所述第一錨絞機和所述第二錨絞機均包括液壓設備,所述液壓系統為上述液壓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7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