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原油驅替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6895.6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99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江同文;周代余;趙冀;劉永兵;謝全;馬珂;張成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0 | 分類號: | 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丹;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替液 目標油藏 原油 方法和裝置 離散力 高溫油藏 稀釋 三相界面 注水設備 采收率 地層水 區塊 巖石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原油驅替方法和裝置。本發明提供的原油驅替方法,包括:從多組不同濃度的驅替液中,獲取第一驅替液;其中,所述多組不同濃度的驅替液為對目標油藏區塊地層水進行稀釋后得到的驅替液,且每組驅替液對應的稀釋倍數不同;所述第一驅替液為所述多組驅替液中,對應的離散力最大的驅替液,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離散力為所述每組驅替液與目標油藏巖石、目標油藏原油構成的三相界面之間的離散力;控制注水設備向目標油藏注入所述第一驅替液,以驅替目標原油。本發明提供的原油驅替方法和裝置,可應用于高溫油藏,并且能提高高溫油藏的采收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原油開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原油驅替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油田普遍采用注水開采的方式進行原油開采。注水開采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注入油層的注入水來補充地層的能量,并驅替原油從油層向生產井流動,實現原油開采。
當采用注水開采的方式進行原油開采時,在注水開采的后期,仍有大部分原油殘留在地層中,為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對于溫度低于100℃的油藏,在注水開采的后期,可通過向油層注入表面活性劑、聚合物等化學物的方式,以采用注入的化學物進一步驅替原油從油層流入生產井。
但是,由于化學劑的耐溫性致使化學劑不適用于高溫油藏。為此,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適用于高溫油藏的原油驅替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原油驅替方法和裝置,適用于高溫油藏,可提高高溫油藏的采收率。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原油驅替方法,包括:
從多組不同濃度的驅替液中,獲取第一驅替液;其中,所述多組不同濃度的驅替液為對目標油藏區塊地層水進行稀釋后得到的驅替液,且每組驅替液對應的稀釋倍數不同;所述第一驅替液為所述多組驅替液中,對應的離散力最大的驅替液,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離散力為所述每組驅替液與目標油藏巖石、目標油藏原油構成的三相界面之間的離散力;
控制注水設備向目標油藏注入所述第一驅替液,以驅替目標原油。
進一步地,所述從多組不同濃度的驅替液中,獲取第一驅替液,具體包括:
根據公式1:PTot=PVan+PDL、公式2:PVan=-A/6πh3、公式3:PDL=nbkBT(2ψr1ψr2cosh(kh)-ψr12-ψr22)/sinh(κh)2,確定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離散力與所述目標油藏的水膜厚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其中,所述PTot為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離散力;所述PVan為每組驅替液范德華引力;所述PDL為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雙電層斥力;所述A為Hamaker常數;所述h為目標油藏的水膜厚度;所述nb為驅替液中的離子數密度;所述kB為玻爾茲曼常數;所述T為絕對溫度;所述ψr1為目標油藏原油與驅替液構成的兩相界面的Zeta電位;所述ψr2為驅替液與目標油藏巖石構成的兩相界面的Zeta電位;所述κ為驅替液的Deybe長度;
根據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函數關系式,確定所述第一驅替液。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函數關系式,確定所述第一驅替液,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函數關系式,獲取在同一坐標系下所述每組驅替液對應的離散力隨所述目標油藏的水膜厚度變化的關系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8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