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客流密度與閘機通行時間的地鐵客流預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6852.8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1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剛;于晨;俞志鋼;薛輝;姜秋耘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30 | 分類號: | G06Q50/30;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客流 密度 通行 時間 地鐵 預警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客流密度與閘機通行時間的地鐵客流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集和記錄攝像機拍攝區域的環境數據和單位時間內的區域客流人數,并將采集到的數據存儲到客流密度數據庫;
(2)通過視頻資料獲得單位時間內到達和離去的乘客數量,并將數據存儲到閘機通行時間數據庫;
(3)從客流密度數據庫內提取數據,計算區域客流密度;
(4)從閘機通行時間數據庫內提取數據,計算閘機平均通過時間和閘機處排隊乘客數;
(5)分析區域客流密度和閘機平均通過時間,若超過預警閾值,則進行報警,給出處理措施,對地鐵內客流狀態進行調整;
(6)重復步驟(1)-(5),直到分析結果低于預警閾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客流密度與閘機通行時間的地鐵客流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環境數據為拍攝區域的面積;步驟(3)中區域客流密度的計算公式為:
D=P/A
其中,D為區域客流密度,P為單位時間內的區域客流人數,A為拍攝區域的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客流密度與閘機通行時間的地鐵客流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閘機平均通過時間的計算公式為:
閘機處排隊乘客數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Ws為閘機平均通過時間,Ls為閘機處排隊乘客數,λ為單位時間內單檢票機新到達乘客的數量,μ為單位時間內單檢票機服務能力,ρ為閘機服務強度,數值為λ與μ的比值。
4.一種基于客流密度與閘機通行時間的地鐵客流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流密度數據采集單元、閘機通過時間計算單元、客流密度動態分析單元和預警措施反饋單元;
客流密度數據采集單元,用于采集和記錄地鐵站內某區域的環境數據和單位時間內的區域客流人數;閘機通過時間計算單元,用于計算乘客通過閘機所需的必要時間;客流密度動態分析單元,用于計算乘客離開地鐵站所需的時間;預警措施反饋單元,用于評價已實施的客流疏散方案,對疏散效率低的客流疏散方案進行優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85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爐灶(新金輝)
- 下一篇:基于歷史數據的通信鐵塔待解決問題集生成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