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互聯網的醫療檢測系統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6720.5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7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向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互聯網 醫療 檢測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遠程醫療系統及方法,屬于與互聯網領域相關的醫療設備及其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智能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
目前,病人的醫療絕大部分是需要病人親自去醫院才能完成,除了到醫院面對醫生才能更好地交流和讓醫生察看病情的原因外,更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檢查內容只有在醫療機構才能完成。但現在存在“就醫難”的問題,在醫院等醫療機構較難掛號,掛到號后可能要來回周折不同的部門、多次的排隊等候;而且病人體質孱弱,到醫療機構后和別的病人接觸中存在通過呼吸等途徑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醫療機構除急診等少數部門外其他大多數部門只在正常工作時間才辦公,如果是本地病人親自去醫院,除了要面對交通問題,還可能會耽誤工作時間,如果是非工作時間,就無法立即得到有效的就醫;如果是外地病人甚至是偏遠鄉村病人,最大的困難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還有可能要面對難以承受的住宿、餐飲等費用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一直探索遠程醫療方法,但目前的遠程醫療方法中醫療機構所能得到病情信息對準確診斷來說遠遠不夠,因為醫療機構診斷病情可能需要更多項目(如B超檢查、血液檢查、CT檢查等)的檢查結果,而一般情況下病人不親自去醫療機構就無法得到相關的檢查結果,因此,無法完成診斷和無法真正地實現遠程醫療。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用戶越來越多,移動互聯網的安全性越來越要引起人們重視了。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里,其中很多是要注意安全保密的,比如軍網手機、股票交易、手機銀行、個人醫療信息等。目前,移動網絡通訊的安全性可能還不夠完善,信息傳輸不安全。例如券商的操作,招商證券是直接撥打95565這樣的服務號碼,輸入賬戶和密碼進行交易的,有的手機銀行則采用電子口令和動態驗證碼的方式,其信息傳輸的過程還是明文的,賬號和密碼可能會被截獲,不夠安全;又如有的手機采用了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協議進行高強度的數據加密傳輸,但又不是每部手機都能支持SSL協議的;有的使用了特定的加密設備,例如中國移動的手機錢包就使用了使用RFID-SIM卡支持硬件DES(Data EncryptionStandard)加密,但這又成本高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遠程醫療系統及方法,以解決現有遠程醫療中醫生無法根據病人準確的病情進行診斷以及在非工作時間無法有效就醫,同時個人醫療信息保密的問題,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遠程醫療系統,包括:用戶診斷設備,用于采集病情信息,并對所述采集的病情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后得出檢測結果,將所述檢測結果傳輸給用戶終端;用戶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戶診斷設備傳輸的所述檢測結果,并將所述檢測結果和所述用戶診斷設備無法識別的病情信息發送給醫用終端;還用于將接收到的所述藥物處方傳輸給醫藥供應設備;醫用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戶終端發送的所述檢測結果和所述用戶診斷設備無法識別的病情信息,若所述檢測結果不能用于直接確診,則將所述檢測結果傳輸給醫用診斷設備;還用于將藥物處方傳輸給所述用戶終端;醫用診斷設備,用于根據所述醫用終端傳輸的檢測結果將對應的病情信息進行展示;醫療檔案庫,用于接收所述用戶終端與所述醫用終端之間傳輸的數據并進行存儲;醫藥供應設備,用于接收所述用戶終端傳輸的藥物處方,通過查詢所述醫療檔案庫對所述藥物處方進行核對,并將所述藥物處方中對應藥物的價格信息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所述用戶終端付費成功后,將所述藥物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對應的地址。
所述醫療檢測系統采用信號加密方式,具體操作方式為:移動互聯網服務器將終端標識與預先通過非對稱加密算法生成的由公鑰和私鑰組成的密鑰對進行關聯,并將所述密鑰對中的公鑰發送給對應的終端進行保存;所述終端利用所述非對稱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鑰對中的公鑰進行加解密,所述移動互聯網服務器利用所述非對稱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鑰對中的私鑰進行加解密。
所述用戶終端與所述用戶診斷設備、以及所述醫用終端與所述醫用診斷設備通過串行總線或藍牙或紅外或接口相連。
所述用戶終端與所述醫用終端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方式聯接。所述近距離無線通信方式包括ZigBee方式、藍牙方式以及WiFi方式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未經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7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體測數據分析管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隧道襯砌外水壓力評價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