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凝土受彎構件張拉錨固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1611196166.0 | 申請日: | 2016-12-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2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柏川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E04C5/1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絞線 混凝土受彎構件 張拉錨固系統 施工效率 轉向件 張拉 螺母 延性 鋼板錨固件 螺栓 程序簡化 耗能能力 連接鋼板 連接系統 施工操作 施工工藝 現場施工 轉向系統 承載力 連接件 錨固 錨栓 限位 走線 施加 | ||
混凝土受彎構件張拉錨固系統,包括由鋼絞線、鋼板錨固件和將其錨固在混凝土受彎構件上的錨栓、連接鋼板或連接件、對鋼絞線施加預應力用的螺栓和螺母組成的連接系統和由鋼絞線及改變鋼絞線走線方向的轉向件組成的轉向系統。本發明中鋼絞線通過轉向件轉向和限位,減少了張拉端的數量,使鋼絞線的張拉程序簡化,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本發明具有可充分發揮鋼絞線抗拉強度高的特性,提高加固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承載力、剛度、耗能能力、延性和耐久性,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施工工藝簡單易行,成本低廉,施工操作空間小,便于現場施工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混凝土受彎構件張拉錨固系統,用于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彎構件,屬于建筑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許多建筑物、橋梁等進入維修、加固期,也有大量的建筑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迅速發展的要求需要改造和加固,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全國各地的許多建筑要進行抗震加固,因此迫切需要高效的加固方法。
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截面、粘鋼、粘貼纖維復合材料、鋼絲網、體外預應力等加固方法,存在施工復雜、勞動強度大、對結構有損傷、成本高等缺陷,加固后的結構往往發生粘結破壞,不能充分利用加固材料的高性能。
非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技術存在明顯的應變滯后現象,不能充分發揮加固材料的高強性能,加固后的結構往往發生粘結破壞,而且由于粘結破壞影響因素多,建立的計算模型復雜,不便于結構加固設計計算,這制約了高強鋼絞線在加固領域的推廣應用。
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技術綜合了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高強鋼絞線加固技術的優點,是一項新型的加固技術,能充分發揮鋼絞線的高強特性,不發生粘結破壞,顯著提高結構的剛度和承載力,對增加結構自重影響很小、改善結構的延性,施工工藝簡便,施工期間不影響建筑的使用,可基于預應力混凝土基本理論建立簡明適用的計算模型,應用于加固設計和施工實踐。已有的試驗研究證明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技術可顯著提高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初裂荷載、屈服荷載、極限荷載,能有效抑制構件變形、約束裂縫的發展,閉合原有裂縫,改善使用階段的受力性能。
總之,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方法有如下優點:(1)解決鋼絞線應變滯后的問題;(2)可通過預應力的大小,控制混凝土截面的應力狀態,使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不裂或有效限制裂縫寬度;(3)通過預應力的大小,控制裂縫性能,使已有裂縫封閉,改善變形性能,提高抗震性能和耐久性;(4)充分發揮鋼絞線的高強性能;(5)預應力可以有效降低鋼筋的應力循環幅度,增加構件的疲勞壽命。
混凝土受彎構件作為混凝土結構的最重要的構件之一,對其實施主動約束加固,可顯著提高加固效果。由于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方法有以上諸多優點,可以將其應用到對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加固中。但是,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混凝土受彎構件需要解決鋼絞線的張拉和錨固問題。因此,研究預應力鋼絞線加固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張拉和錨固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現有混凝土加固方法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受彎構件張拉錨固系統,該張拉錨固系統通過錨固裝置將鋼絞線錨固在混凝土受彎構件上,并通過松緊螺母對鋼絞線施加預應力和調節預應力大小,提高加固構件的承載力、剛度、耗能能力、延性和耐久性。鋼絞線通過轉向件轉向和限位,減少了張拉端的數量,使鋼絞線的張拉程序簡化,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柏川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柏川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1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房屋外墻面、外窗面沖洗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一樁一柱施工方法及壓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