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形電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5638.0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33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雍;林晉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緯(廣州)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4 | 分類號: | H01F27/24;H01F27/28;H01F27/34;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11344 | 代理人: | 諶杰君 |
| 地址: | 51066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鐵芯 環形電感 繞線區塊 線間電壓 導線部 纏繞 寄生電容效應 離散電壓 平均分布 導線繞 電壓差 對稱點 中心處 主線圈 匝數 制造 | ||
1.一種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一環形鐵芯,具有一第一繞線區塊與一第二繞線區塊;以及
一導線,纏繞于所述環形鐵芯之上,以于環形鐵芯上形成具有一總匝數的主線圈;其中,所述導線包括:
一第一導線部,具有自所述導線的一中心處至所述導線的一第一端處的導線長度,纏繞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且具有一第一匝數;及
一第二導線部,系具有自所述導線的所述中心處至所述導線的一第二端處的導線長度,纏繞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且具有一第二匝數;
其中,所述第一導線部以及所述第二導線部各具有一預留導線部,分別自所述第一端處以及第二端處延伸而出,并突出所述環形鐵芯;所述第一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再向上拉一距離,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所述第二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再向上拉一距離,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所述第一導線部以及所述第二導線部的纏繞方向相反;所述總匝數為第一匝數與所述第二匝數的和,且所述第一匝數與所述第二匝數相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環形鐵芯的至少一隔離件,用以于所述環形鐵芯隔出所述第一繞線區塊與所述第二繞線區塊,其中,所述隔離件為一絕緣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第一層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再向上拉一距離,疊在第一層之上,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所述第二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第一層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再向上拉一距離,疊在第一層之上,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線部以及所述第二導線部各纏繞復數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線部以及所述第二導線部每層所纏繞的圈數相同。
6.一種制造方法,用以制造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的環形電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區別環形鐵芯的第一繞線區塊以及第二繞線區塊;
(2)以導線的所述中心處作為對稱點,并沿著一第一方向將導線的第一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于第一繞線區塊之上,再向上拉一距離,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一繞線區塊,形成第一匝數;
(3)以導線的所述中心處作為對稱點,并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將導線的第二導線部向下等距纏繞于第二繞線區塊之上,再向上拉一距離,重新向下等距纏繞于所述第二繞線區塊,形成與第一匝數相同的第二匝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系包括以下細部步驟:
(21)以導線的中心處作為對稱點,并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將第一導線部的第一子導線部纏繞于第一繞線區塊之上,以于第一繞線區塊之上形成一第一子線圈;
(22)以第一導線部的第一繞線起始點作為一第一起點,并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將第一導線部的第二子導線部纏繞于第一繞線區塊之上,以于第一繞線區塊之上形成一第二子線圈,第二子線圈疊在第一子線圈之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系包括以下細部步驟:
(31)以導線的中心處作為對稱點,并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將第二導線部的第三子導線部纏繞于第二繞線區塊之上,以于第二繞線區塊之上形成一第三子線圈;
(32)以第二導線部的第二繞線起始點作為一第二起點,并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將第二導線部的第四子導線部纏繞于第二繞線區塊之上,以于第二繞線區塊之上形成一第四子線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線圈包括復數條第一環形導線,所述第二子線圈系包括復數條第二環形導線,任兩條第一環形導線之間介入有一條第二環形導線;所述第三子線圈包括復數條第三環形導線,所述第四子線圈系包括復數條第四環形導線,任兩條第三環形導線之間介入有一條第四環形導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緯(廣州)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明緯(廣州)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56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潤滑油包裝瓶(雙力4L)
- 下一篇:酒瓶(醬糊仙歪嘴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