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面人工稀氧區及其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5530.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5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金良安;遲衛;苑志江;劉文鵬;鄭振宇;蔣曉剛;鄭智林;張志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良安 |
| 主分類號: | F41H9/00 | 分類號: | F41H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1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艦船 氧區 動力系統 海面 窒息 技術應用領域 爆炸沖擊波 二次傷害 局部氧氣 濃度降低 氣體擴散 攻擊 化學法 物理法 分壓 停機 吸入 熄火 需氧 死亡 氧氣 毀壞 火災 燃料 燃燒 海域 呼吸 釋放 應用 | ||
一種海面人工稀氧區及其實現方法,其屬于造成艦船人員窒息死亡并毀壞艦船需氧動力系統的新型對艦攻擊技術應用領域。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的正常工作依賴于吸入充足的氧氣,當艦船處于海面人工稀氧區中時,其艦員將因無法正常呼吸而窒息死亡,其動力系統將因燃料不能正常燃燒而熄火停機,導致艦船喪失戰斗力和生命力。本發明創造性地提出利用化學法或物理法在預定海域水下適當深度釋放特定氣體,通過氣體擴散造成海面局部氧氣分壓降低,導致氧濃度降低形成海面人工稀氧區。由此形成的稀氧區不僅可以直接攻擊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同時可能還會在艦船上引發火災、爆炸沖擊波等二次傷害,無疑將具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面人工稀氧區及其實現方法,其屬于軍事上造成艦船人員窒息死亡并毀壞艦船需氧動力系統的新型對艦攻擊技術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保證艦船人員的正常呼吸活動和動力系統的正常工作運轉,對保障艦船的戰斗力和生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然,假如有一種軍事攻擊技術,既能快速傷害艦船人員的正常呼吸活動,又能有效破壞艦船動力系統的正常工作運轉,無疑將是海上作戰非常期望的。但是,目前能直接攻擊艦船人員或艦船動力系統的技術與構想并不多,而能直接針對兩者同時進行高效率打擊的技術更是連概念都還沒有出現。
譬如,大家熟知的神經性、糜爛性、窒息性毒劑等各類化學毒劑,在海上作戰中僅能對艦員造成傷害,而對艦船動力系統一般沒有直接傷害作用,并且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已經禁止使用這些毒劑;再如,曾被提出的動力熄火新概念武器,即使能順利實現,也僅可使艦船動力系統被迫熄火停機,而對艦員一般沒有直接傷害作用,并且其實現難度較大,應用效果也將非常有限。
而傳統對艦攻擊技術,如水雷、魚雷、反艦導彈等,雖然可以通過先破壞船體,再以沖擊波、振動等方式間接作用于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但它們均非專門針對人員和動力系統進行打擊的技術,并且隨著艦船船體抗打擊能力的不斷增強,這些傳統對艦攻擊技術對打擊現代堅固裝甲保護下的人員和動力系統都難以產生理想效果。
因此,研發一種既能直接快速傷害艦船人員正常呼吸活動,又能直接有效破壞艦船動力系統正常工作運轉的新型對艦攻擊技術,無疑將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事實上,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的正常工作都依賴于從外界吸入充足的氧氣,這是因為艦船人員需要進行正常的呼吸活動,而艦船動力系統的主機如柴油機、蒸汽輪機、燃氣輪機等(核動力除外)則需要通過燃料燃燒來維持工作狀態。因此,若能使敵方艦船處于缺氧環境中,其艦員將無法進行正常呼吸活動,甚至窒息死亡,導致艦船指控系統混亂,喪失戰斗力;其動力系統將因燃料不完全燃燒而無法正常工作運轉,甚至熄火停機,導致艦船無法及時、準確地規避打擊,也無法有效發揮艦載武器的威力,從而喪失生命力。
可見,囿于生命活動和主機工作的固有原理,氧氣顯然是制約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防護的一大重要因素。若能針對這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在海面上制造出合適的缺氧環境,當敵方艦船航行至該區域時,其人員的正常呼吸活動和動力系統的正常工作運轉,都將同時并直接遭到無形的攻擊,由此就可達到破壞敵軍戰斗編隊、切斷敵艦能源供應、形成有效攻擊和防御態勢,甚至完全俘獲敵艦的目的。
綜合目前的國內外技術現狀,既沒有關于制造海上缺氧環境方法的相應研究,更沒有人提出將其作為一種針對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的新型對艦攻擊技術。因此,為充分利用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都離不開氧氣這一特點,以達到同時且直接高效攻擊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的目的,本發明創造性地提出人工形成海面稀氧區的技術思想及其實現方法。其中,海面人工稀氧區是指通過人工手段,在海面局部區域制造滿足軍事應用需求的缺氧環境。
本發明提出的海面人工稀氧區,之所以能同時且直接高效攻擊艦船人員及其動力系統,其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良安,未經金良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55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