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及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5474.1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71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金東求;梁尚爀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陳鵬;李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顆粒 物質 傳感器 裝置 檢測 制造 方法 | ||
公開了一種檢測包含在廢氣中的顆粒物質(PM)的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及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該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包括檢測裝置,檢測裝置具有在預定方向上以預定間隔形成于底座的外周面上的檢測電極,以感測包含在廢氣中的顆粒物質,底座具有帶有圓形橫截面的條形。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證
本申請要求于2016年9月12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117548號的優先權,為了所有目的將其全部內容通過引證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其包括精確地感測包含于廢氣中的顆粒物質的傳感單元,并涉及一種設置于此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中的傳感器單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對柴油車應用一種用于減少顆粒的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并采用一種差壓傳感器來感測在柴油機顆粒過濾器(DPF)中收集的顆粒的量。
在未來,根據廢氣管理通過使用現有的差壓傳感器可能難以防止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受損和精度變差。
圖7是一般排氣管線的示意性結構圖。
參考圖7,廢氣在排氣管線700中流動,并且在廢氣中包含有顆粒物質710。
顆粒物質710在顆粒物質(PM)傳感器720附近通過,并且當顆粒物質710通過時,PM傳感器720產生信號。
當帶電顆粒物質通過時,由于對PM傳感器720感應的電荷的原因,產生由PM傳感器720產生的信號。
同時,傳感器的靈敏度根據PM傳感器的安裝方向而變差,并且傳感器的靈敏度根據廢氣的流向而變差。因此,已進行用于解決這些問題的研究。而且,已同時進行旨在實現這種目的的用于PM傳感器的制造方法的研究。
在本發明的技術背景部分中公開的信息僅是為了增強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被視為是此信息構成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已知的現有技術的承認或任何形式的建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種方面針對提供一種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不管安裝方向如何,其都穩定地并精確地檢測包含在廢氣中的顆粒物質,并針對提供一種設置于此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中的傳感器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各種方面針對提供一種檢測包含在廢氣中的顆粒物質(PM)的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其包括檢測裝置,檢測裝置具有在預定方向上以預定間隔形成于底座的外周面(external peripheral surface,外周緣表面)上的檢測電極,以感測包含在廢氣中的顆粒物質,底座具有帶有圓形橫截面的條形。
檢測電極可形成在廢氣的流向上。
基于檢測電極在底座中可形成有構造為感測溫度的溫度電極和構造為產生熱的加熱電極。
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第一管狀物,檢測裝置在縱向方向上插入第一管狀物中,在對應于檢測裝置的端部的端部處可形成有第一通道,廢氣通過第一通道排出,并且在第一通道的基于檢測電極的相對側處可形成有第二通道,廢氣從第一管狀物的外表面通過第二通道流至第一管狀物的內表面。
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第二管狀物,第二管狀物具有對應于第一管狀物的外周面的內周面,并且在第二管狀物的端面上可形成有第三管狀物,廢氣從外部通過第三管狀物流至內部。
檢測電極可形成在底座的縱向方向上。
顆粒物質傳感器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第一管狀物,檢測裝置在縱向方向上插入第一管狀物中,在對應于第一管狀物中的檢測電極的位置的至少兩側處可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廢氣通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流入或流出,并且在第一管狀物的內表面上可形成有導向件,導向件引導廢氣通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在檢測裝置的圓周上流動。
檢測電極可形成在底座的圓周方向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54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