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材北沙參規范化種植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5337.8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5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韓風雨;劉福清;佘宜寰;于秀玲;李洪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蒙吉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天奇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天奇中蒙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13/00;A01C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400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北沙參 規范化種植 中藥材 產業化發展 地道藥材 關鍵環節 技術措施 良種繁育 市場需求 田間管理 藥材品質 種子處理 重要意義 資源保護 病蟲害防治 采收 整地 種植 播種 矛盾 保證 開發 | ||
1.一種中藥材北沙參規范化種植技術,包括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良種繁育、采收加工,其特征在于:
1)所述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并在北沙參旺盛生長期(6-7月份)根外各噴施1次0.3%-0.5%尿素溶液和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跟條膨大期(8-9月份)追施過磷酸鈣20kg/畝+餅肥30kg/畝;
2)通過選育良種和科學的田間管理措施有效提高北沙參的產量和質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北沙參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
(1)所述選地整地為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砂質壤土,秋深翻45-50cm,并做成寬3-4m的平畦。
(2)所述種子選擇與處理,選用的抗病、高產、優質的小頂北沙參做種子;將種子和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自然松散為宜)后裝入木箱,堆積厚度30cm左右,入冬前11月份放在室外進行冷凍處理。
(3)播種期選擇早春(4月上旬)采取種子直播方式。
(4)在北沙參苗長出2-3片真葉時按株距3cm行距18cm進行間苗定苗,保證12000株/畝的參苗。
(5)根腐病防治方法:第一是實行輪作,輪作期在2年以上,前茬以禾本科及牛膝茬為宜;第二是對土壤進行消毒,及時減少病原微生物,以降低發病率;第三是多雨季節,及時排出田間積水;第四是用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澆灌病株。
(6)銹病防治方法:一是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率。二是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以減輕發病率。三是發病初期噴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噴2-3次,注意噴藥要均勻特別是葉子背面。
(7)蚜蟲防治方法:第一是在收獲后清除殘枝和落葉劑地邊雜草,集中燒毀。第二在病害發生初期可選用0.3%苦參堿植物殺蟲劑500倍液連續噴藥二次(間隔5~7d);發病期噴灑5%殺螟松1000~2000倍液,每7d一次,連噴2~3次。第三是對于由蚜蟲傳播引起的病毒病在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隔5-7天噴灑一次,連噴2-3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蒙吉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天奇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天奇中蒙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蒙吉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天奇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天奇中蒙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53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桔梗標準化高效種植技術
- 下一篇:一種雪上一枝蒿種子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