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滴灌玉米根區調控專用肥套組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4730.5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8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梁飛;王國棟;曾勝和;郭斌;陳云;張鑫;王克全;王剛;劉瑜;鄭國玉;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80 | 分類號: | C05G3/80;C05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滴灌 玉米 調控 專用肥 及其 施用 方法 | ||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滴灌玉米根區調控專用肥套組及其施用方法,本發明的玉米根區肥套組包括出苗肥、拔節期肥、生育中期肥和生育后期肥,其中,所述的拔節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和易遷移組肥I,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和易遷移組肥II,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I和易遷移組肥III。本發明將肥料分為易固定組肥和易遷移組肥,其中,易固定組肥中,磷元素含量較多,易遷移組肥中,氮元素含量較多。本發明通過調節兩組肥料的配比以及施用的先后順序,使氮、磷、鉀在玉米根區均勻分布,促進了玉米根部對氮、磷、鉀的吸收利用,同時,有利于玉米根系的構型,起到了抗倒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組滴灌玉米根區調控專用肥套組及其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生產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中,玉米承擔44.1%的任務,可見,玉米的生產直接關系到中國的糧食安全。
玉米滴灌技術是在棉花滴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糧食作物的灌溉技術,滴灌水分由滴頭直接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在玉米根區形成一個橢球形或球形濕潤體,由于滴灌隨水施肥的特點,養分也集中分布在由滴水形成的濕潤體內,然而氮磷鉀養分在土壤中的運移距離和速度不同,尿素隨水滴施后容易隨水分運移;磷肥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移動性相對氮素而言較弱;鉀素的移動性相對氮素而言較弱,而較磷素強。
由于灌水量以及肥料元素中不同分子的移動特點不同,氮磷鉀在根區分布出現五種情況,包括,(1)氮磷鉀都未到達根區,(2)氮到達根區磷鉀未為到達根區,(3)氮鉀到達根區磷肥未達到,(4)氮鉀超過根區磷肥剛好到達,但是我們最理想的方式是(5)氮磷鉀均在根區。因此在相同的運移時間和灌溉量下,不同的運移速度往往造成氮磷鉀分布區和玉米根系分布不一致,不利于玉米植株對氮磷鉀的吸收,抑制了水肥效率的提高和作物增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玉米組肥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氮磷鉀元素在土壤中遷移速率不同的缺陷,使氮磷鉀肥在玉米根部均勻分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進玉米根部的生長,進而提高玉米產量,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玉米組肥,包括,出苗肥、拔節期肥、生育中期肥和生育后期肥,其中,所述的拔節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和易遷移組肥I,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和易遷移組肥II,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I和易遷移組肥III。
所述的出苗肥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磷酸脲45-55%,腐植酸鉀40-45%,硝酸鉀5-15%。
所述的拔節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和易遷移組肥I,所述的易固定組肥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磷酸一銨40-48%,硫酸鉀45-52%,氨基酸鋅5-8%,硫酸鎂5-10%;所述的易遷移組肥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尿素45-55%,磷酸脲15-20%,氯化鉀35-45%,鉬酸銨1-3%。
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和易遷移組肥II,所述的易固定組肥I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磷酸一銨55-65%,硫酸鉀32-35%,氨基酸鋅8-10%,硫酸鎂5-10%;所述的易遷移組肥I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尿素50-55%,硫酸銨10-15%,氯化鉀30-35%,硼砂4-6%,硫酸錳1-3%,鉬酸銨1-3%。
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組肥III和易遷移組肥III,所述的易固定組肥II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磷酸一銨75-80%,硫酸鉀18-23%,氨基酸鋅1-4%,硫酸鎂1-3%;所述的易遷移組肥III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尿素65-70%,硫酸銨10-15%,氯化鉀18-22%,硼砂1-3%,硫酸錳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墾科學院,未經新疆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47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