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海上浮油的凝油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4378.5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66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薛屺;鄧洪斌;李家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慈航海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薛屺 |
| 主分類號: | C03C12/00 | 分類號: | C03C12/00;C03C10/00;C03B19/10;C03B19/06;C03C17/30;C04B35/10;C04B35/622;C04B41/84;C04B35/185;C02F1/40;C02F101/3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趙越劍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凝油劑 海上浮油 無機粉體 輕質 柴油 表面疏水改性 無機陶瓷 船用 粒徑 噴燒 泄露 汽油 原油 回收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處理海上浮油的凝油劑,所述凝油劑是由無機陶瓷顆粒經火焰噴燒、表面疏水改性而成的輕質無機粉體,輕質無機粉體的視密度為0.1?0.95g/cm3,粒徑為1μm?200μm。本發明能將泄露的汽油、柴油、原油、船用柴油等低凝化學油安全、快速、簡便回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上油品泄漏環保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處理海上浮油的凝油劑。
背景技術
關于海上漏油事故不用身臨其境,從電視上看到那些掙扎的海鳥,就可以知道海上浮油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環境的迫害有多大。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減少海面上的導致浮油形成的泄漏事故,雖然現在針對漏油事故有為更嚴格的懲罰措施,泄漏的情況大大減少。不幸的是,海上浮油并沒有被完全消除。平均每年仍然有數萬噸化學油傾泄在海上。而且超級油輪并非海上浮油形成的唯一危險,海上鉆井平臺、水下油管、海岸邊的儲油罐、石油精煉廠都有可能造成海面浮油的形成。
頻繁的泄漏事故所形成的浮油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目前,針對高凝結浮油可直接打撈,而對低凝結浮油的處理不盡人意。傳統的方式(消油劑、吸油海綿、分散劑、微生物富氧化、燃燒)都無法環保、有效的處理,消油劑處理浮油方式使沉入海底的化學油繼續污染海底環境,治標不治本;吸油海綿對輕質油品頗為有效,但對重油束手無策;采用分散劑、微生物富養化以及燃燒等手段不僅對海洋生態環境帶來二次破壞或污染,而且浪費日益短缺的能源油品。因此,進一步發展新材料、新技術來高效無污染清理并回收水面低凝結油如汽油、柴油、原油、船用柴油、污油等不易直接打撈海上浮油已是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海上浮油的凝油劑,能將泄露的汽油、柴油、原油、船用柴油等低凝化學油安全、快速、簡便回收。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處理海上浮油的凝油劑,所述凝油劑是由無機陶瓷顆粒經火焰噴燒、表面疏水改性而成的輕質無機粉體,輕質無機粉體的視密度為0.1-0.95g/cm3 ,粒徑為1μm-200μm。
本發明針對海面發生溢油事故時,特別是低凝油品,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油污會很快擴散,最后擴散成單分子油膜,處理回收困難,造成海面大量污染的情況,開發了一種新型的無機凝油劑,能將泄露的汽油、柴油、原油、船用柴油等低凝化學油安全、快速、簡便回收。輕質無機粉體的視密度為0.1-0.95g/cm3 ,粒徑為1μm-200μm(微米),這樣保證輕質無機粉體能懸浮在海面上,凝油后也不會下沉,便于分離收集,同時,凝油效果好,效率高。火焰噴燒的目的是為了讓無機陶瓷顆粒成型,同時能對無機陶瓷顆粒表面預處理,去除水分等雜質,利于后續的表面疏水改性。
作為優選,所述無機陶瓷顆粒由無機原料粉體造粒后而得。
作為優選,造粒方法采用盤式造粒或噴霧造粒。
作為優選,無機原料粉體為玻璃細粉、氧化鋁粉、莫來石粉中的一種或幾種,無機原料粉體粒徑控制為0.1μm-60μm。
作為優選,所述表面疏水改性的步驟為:
(1)表面羥基活化:將火焰噴燒后的無機陶瓷顆粒在沸水中煮30-60min;使得無機陶瓷顆粒表面羥基重新活化。
(2)水解液制備:將1-30重量份改性劑加入到100重量份有機溶劑中,然后再加入蒸餾水5-10重量份,加酸調節pH值在1-6范圍內,在溫度10-40℃的水浴鍋中水解2-3小時得水解液。
(3)表面改性:將步驟(1)處理后的無機陶瓷顆粒20-80重量份加入到水解液中,加堿調節溶液pH值在8-12范圍內,攪拌反應2-3小時,過濾,烘干。
通過本發明上述特定的表面疏水改性方法,無機陶瓷顆粒凝油能力強、凝結時間極短,后續容易分離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慈航海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薛屺,未經浙江慈航海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薛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43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法玻璃生產設備
- 下一篇:一種干法脫泥尾泥的改性方法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