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3597.1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60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躍新;覃小龍;蔡練兵;謝兆鳳;熊德強;歐亞暉;蔣兆慧;蔣朝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15/00;C22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馬驍,于潔 |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鉛冰銅中 浸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
背景技術
鉛冰銅是鉛冶煉過程中火法處理時(如底吹爐、側吹爐、鼓風爐、反射爐)所產生的副產物,大多為PbS、Cu2S、FeS等硫化物的共熔體。由于原料成分和操作制度不同,煉鉛各工序所產鉛冰銅成分波動范圍很大,鉛含量和銅含量分別波動在1~45%和10~70%之間,如果當作銅原料直接出售給銅冶金企業,鉛金屬不計價,金、銀、銅等金屬的計價系數也不高,造成了鉛冶煉企業經濟上的損失。
一直以來,鉛冰銅由于成分復雜,大多數是采取在煉銅轉爐里進行吹煉回收銅,但是采用此方法處理存在鉛冰銅能耗高、金屬回收率底、環境污染嚴重、操作條件惡劣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以提高銅的浸出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鉛冰銅中加入硫酸,得到漿料,向漿料中通入蒸汽使漿料升溫;
2)向所述漿料中加入添加劑,得到漿化料,然后停止向所述漿化料中通入蒸汽,再向所述漿化料中通入氧氣進行氧化浸出,直至所述漿化料的溫度不再上升,得到反應產物漿料,將所述反應產物漿料過濾,得到浸出渣和含有銅的浸出液。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硫酸與鉛冰銅的液固比為4~10:1立方米/噸,所述硫酸的濃度為100~250g/L。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步驟1)中,向漿料中通入蒸汽使漿料升溫至50~70℃,同時攪拌1~2小時。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添加劑選自木質磺酸鹽,所述添加劑的加入量為鉛冰銅干重的1~5%。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添加劑選自木質素、木質磺酸鈣、木質磺酸鈉、木質磺酸鎂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包括:
向所述漿料中加入添加劑,得到漿化料,將所述漿化料泵入高壓反應釜內;
向漿化料中通入蒸汽,使漿化料的溫度升至70~90℃;
停止向所述漿化料中通入蒸汽,再向所述漿化料中通入氧氣,并控制氧分壓≤0.2MPa,同時控制控制升溫溫度差每小時≤20℃,直至所述漿化料的溫度不再上升,得到反應產物漿料;
將所述反應產物漿料過濾,得到浸出渣和含有銅的浸出液。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當高壓反應釜內溫度不再上升時,逐步加大氧分壓至0.2~0.6MPa,溫度還是不再上升,反應結束,得到反應產物漿料。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將所述漿化料泵入高壓反應釜內前1~10分鐘內,將所述添加劑加入到漿料中,得到漿化料。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浸出液的酸度為30~50g/L。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按重量計,所述鉛冰銅的含量為鉛:1~45%;銅:10~70%;硫:1~30%;銀0.01~2%;鐵:1~30%。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以鉛冰銅為原料,通過蒸汽加熱精確控制反應條件,本發明采用蒸汽加熱方式,用蒸汽管道通到溶液底部,鼓入高溫高壓蒸汽,除了對反應液體進行急劇升溫外,還帶動溶液加速運動,進入的高壓蒸汽會促進反應液正向反應,從而提高銅的浸出率。因此,本發明提供的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對原料適應性強,流程和操作簡單,銅浸出率高,對大氣污染小,可以提高鉛冰銅中銅的回收利用率,從而避免銅資源的浪費。而且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還可以解決設備投資大、維護麻煩且操作復雜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其為本發明實施例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工藝流程圖。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從鉛冰銅中浸出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2.3噸鉛冰銅,依次經過虎口破碎、球磨機粉碎后,得到鉛冰銅粉末;其中,按重量計,鉛冰銅成分為:Pb:2.45%,S:17.62%,Cu:26.81%,Fe:21.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5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