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存儲系統和用于存儲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93454.0 | 申請日: | 2016-12-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80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發明(設計)人: | 楊利鋒;徐鑫磊;高健;劉友生;賈瑞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華;丁君軍 |
地址: | 美國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存儲系統 用于 存儲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存儲系統,包括:
主機設備;
交換機,所述交換機支持遠程直接存儲器訪問(RDMA);
第一存儲控制模塊,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包括第一高速緩存;
第二存儲控制模塊,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包括第二高速緩存,所述主機設備、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以及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通過所述交換機互連,并且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能夠通過所述交換機與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同步高速緩存數據,其中所述交換機支持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和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之間的所述高速緩存數據的同步;以及
存儲設備陣列,所述存儲設備陣列被連接到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和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存儲系統還包括:
以太網交換機,所述主機設備、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以及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還通過所述以太網交換機互連;以及
外圍設備互連Express(PCIe)總線,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和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通過所述PCIe總線互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存儲系統還包括:
第三存儲控制模塊,所述第三存儲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在地理上遠程分離,并且所述第三存儲控制模塊能夠通過所述交換機與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同步所述高速緩存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還包括第一固態盤陣列,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還包括第二固態盤陣列,并且所述第一固態盤陣列能夠通過所述交換機與所述第二固態盤陣列同步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固態盤陣列和所述第二固態盤陣列使用通過所述RDMA的非易失性存儲器Express(NVMe)協議同步所述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還包括第一處理單元,所述主機設備能夠通過所述交換機并繞過所述第一處理單元來與所述第一高速緩存傳遞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主機設備還能夠通過所述交換機并繞過所述第一處理單元和所述第一高速緩存二者來與所述第一固態盤陣列傳遞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交換機是infiniband網絡交換機。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系統,其中所述存儲系統還包括:
另一主機設備,所述另一主機設備通過所述交換機與所述主機設備、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以及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互連。
10.一種用于存儲控制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存儲控制模塊處:
通過交換機從主機設備接收數據,所述交換機支持遠程直接存儲器訪問(RDMA);
將所述數據高速緩存到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中的第一高速緩存中,其中所述交換機支持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和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之間的所述高速緩存數據的同步;
通過所述交換機向第二存儲控制模塊發送高速緩存的所述數據;以及
向存儲設備陣列寫入所述數據。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處:
通過以太網交換機從另一主機設備接收數據分組;
將所述數據分組高速緩存到所述第一高速緩存中;
通過外圍設備互連Express(PCIe)總線向所述第二存儲控制模塊發送高速緩存的所述數據分組;以及
向所述存儲設備陣列發送所述數據分組。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處,通過所述交換機向第三存儲控制模塊發送高速緩存的所述數據,所述第三存儲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存儲控制模塊在地理上遠程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姆西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伊姆西IP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45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數據保護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用于數據去重的方法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