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的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3363.7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71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中靜;楊楠;鄒蘇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山西欣奧特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直流 電網 系統 監控 方法 | ||
1.一種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的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控制對象為直流微電網系統(1),所述的直流微電網系統(1)包括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直流微電網連接功率電路(101)、直流微電網通信總線(102);所述的監控系統(2)包括本地監控模塊,信息處理模塊,策略優化模塊,數據存儲模塊,數據交換模塊,遠程監控模塊;此外,直流微電網系統(1)中的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均集成有電壓電流傳感器模塊、微控制器模塊、CAN總線通信模塊,集成的電壓電流傳感器模塊、微控制器模塊、CAN總線通信模塊用于采集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運行狀態,并通過直流微電網通信總線(102)傳送給本地監控模塊;
本地監控模塊用于接收并顯示直流微電網系統(1)當前潮流分布和故障報警信息,并用于顯示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額定參數和運行狀態;并能夠設置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安全閾值、安全級別以及數據更新頻率;
信息處理模塊用于將采集到信息進行數據識別,識別的數據包括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地址信息,設備信息,電壓電流信息;最后將識別后的信息進行分類,以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為組分類顯示;
策略優化模塊根據信息處理模塊得到的直流微電網系統(1)運行狀態信息和本地監控模塊所設置的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安全閾值、安全級別以及數據更新頻率,結合直流微電網系統(1)優化控制算法,得出優化控制策略;通過策略優化模塊可提高直流微電網系統(1)監控系統(2)的智能性,便于用戶更好的監控直流微電網系統(1);
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將信息處理模塊處理后的數據分組存入數據庫中;
數據交換模塊用于將數據存儲模塊中的及時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模塊中;并用于接受遠程監控模塊所發出的信息,傳入數據存儲模塊和信息處理模塊中;信息處理模塊能夠保證本地監控模塊和遠程監控模塊信息通信的即時性和準確性,從而保證及時發現和處理直流微電網系統(1)故障狀態;
遠程監控模塊用于接受數據交換模塊得到的數據,并在遠程平臺上顯示直流微電網系統(1)當前潮流分布和故障報警信息,并顯示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額定參數和運行狀態;用戶根據遠程監控模塊接收的優化控制策略并結合用戶實際需求,生成新的控制策略發送到數據交換模塊,進一步傳遞給本地監控模塊并控制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運行狀態;達到快速高效的監控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的運行的目的,并及時有效處理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電源模塊、負荷模塊、儲能模塊、并網控制器故障,進而減少直流微電網系統(1)的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的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1)優化策略可選用基于用電成本最低的優化控制算法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或者基于直流微電網系統(1)能量損耗最小的優化控制算法達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的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數據交換模塊與遠程監控模塊的通信方式選擇WIFI,其覆蓋范圍廣、傳輸速度很快、健康安全,能支持多種平臺使用。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微電網系統的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遠程監控模塊選擇移動終端為遠程平臺;移動終端已經深深融入人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其功能強大,現已進入智能化發展階段;移動終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具備開放的操作系統平臺,支持應用程序的靈活開發、安裝及運行;具備PC級的處理能力,可以處理繁瑣的數據;具備高速數據網絡接入能力;具備豐富的人機交互界面,用戶體驗感很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山西欣奧特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山西欣奧特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36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