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土流失定位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3149.1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6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B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陸蕾 |
| 地址: | 20043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柱 橫向支撐桿 縱向支撐桿 水土流失 定位監測 連接件 水土流失監測 測量精度高 水土流失量 侵蝕 安裝方便 便于攜帶 地形環境 監測設備 建設項目 平坦地面 人為誤差 豎向移動 土壤流失 自然風力 自然水力 沉降量 可滑動 監測 上套 推算 地形 觀測 生產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土流失定位監測設備,包括放置于平坦地面的兩個支座,每個支座上設有縱向支撐桿,兩個縱向支撐桿之間通過橫向支撐桿連接,所述橫向支撐桿上套有多個可滑動的連接件;還包括多個可豎向移動的測試柱,每個所述測試柱與對應的連接件連接。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監測設備監測水土流失的方法。本發明可放置于在各類地形場地上,用于自然水力侵蝕、自然風力侵蝕及生產建設項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監測上,其通過定期觀測測試柱沉降量,得出土壤流失厚度,進而推算出水土流失量。該設備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攜帶、安裝方便、易于操作、人為誤差小、測量精度高、對地形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實用性及廣泛的適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土流失與土壤侵蝕監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土流失定位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是中國的頭號環境問題,根據最新普查數據,我國現有水土流失總面積294.91km2,占國土面積的30.72%,水土流失對國家的生態安全構成了威脅,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此外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各類生產建設項目幾萬個,這些建設項目也會大量土地擾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做好水土流失的實時定位監測,把握水土流失強度和規律,對有針對性的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目前常用的水土流失監測方法有遙感觀測法和常規監測法。遙感觀測法主要利用遙感衛星圖片拍攝,結合計算機軟件解譯,從宏觀上分析水土流失與土壤侵蝕變化情況,該方法適用于大空間、大尺度的觀測,技術較為先進、節省了人力,但該方法技術要求高、成本大,不適宜局部小范圍實時觀測,無法大范圍推廣。常規監測法主要有徑流小區法、侵蝕溝樣地法、插釬法等。徑流小區法通過在坡面設徑流小區,小區末端設沉沙池,定期觀測沉沙設施中的泥沙沉積量,推算水土流失量,該方法具有測量精度高,可長期定位觀測的優點,但需要一定的土建設施,在野外無土建條件的區域難以開展;侵蝕溝樣地法通過測定每條侵蝕溝的長、寬、深等尺寸,計算侵蝕溝的體積,推算出水土流失量,該方法操作簡單,但精度極差,且無法長期觀測;插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土流失監測方法,該方法一般通過在地面插入多根測釬,人工定期測量測釬出露地面的高度變化,推算出土壤侵蝕厚度,進而算出水土流失量,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易于布設的特點,但也存在測釬易沉降、人為誤差大的缺點,且每次測量時都會對土壤表面產生一定破壞,影響測量精度。
因此,目前常用的水土流失監測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需要對既有監測方法和設備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水土流失定位監測設備,用于解決現有水土流失監測成本高、精度差、不能實時定位觀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土流失定位監測設備,包括放置于平坦地面的兩個支座,每個支座上設有縱向支撐桿,兩個縱向支撐桿之間通過橫向支撐桿連接,所述橫向支撐桿上套有多個可滑動的連接件;還包括多個可豎向移動的測試柱,每個所述測試柱與對應的連接件連接。
優選地,所述縱向支撐桿的頂端設有凹槽,所述橫向支撐桿的兩端分別位于相應的凹槽內。
優選地,所述橫向支撐桿為矩形桿。
優選地,所述橫向支撐桿上設有第一刻度。
優選地,所述連接件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可套在所述橫向支撐桿上自由滑動,所述測試柱穿過所述第二套筒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二套筒豎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測試柱上設有第二刻度。
優選地,所述測試柱為鋼釬。
優選地,每個所述支座上設有凸起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安裝槽,所述縱向支撐桿的底部插入所述安裝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1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