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裂褶菌及其馴化栽培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3054.X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3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龍花;賀鳳;胡惠萍;劉遠超;莫偉鵬;黃志勇;吳麗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C12N1/14;C05G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100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裂褶菌 及其 馴化 栽培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裂褶菌及其馴化栽培方法和應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HMGIM?S140099,保藏號為:CCTCC NO:M 2016236。本發明從廣東省分離得到新菌株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HMGIM?S140099,該菌株具有非常好的藥食兩用價值,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株裂褶菌及其馴化栽培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俗稱:八擔柴、白花、天花菌、白參菌、樹花。隸屬于真菌界(Mycota),真菌門(Eumycota),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裂褶菌屬(Schizophyllum)。
裂褶菌子實體個頭小,呈扇形或掌狀開裂,通常覆瓦狀疊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菌蓋長為6~50mm,寬8~30mm,厚1~3mm,菌蓋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黃棕色,密披茸毛或粗毛,具有多個裂瓣,韌肉質至軟革質,邊緣內卷。菌褶白色、灰白色、淡肉色或帶紫褐色,不等長,褶緣中部縱裂成深溝紋。菌肉厚約1mm,白色,革質,柔韌,無味,干后強烈收縮,吸水后恢復原狀。子實體無柄或有短柄。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擔孢子5~7×2~3.5μm,橢圓形或臘腸形,光滑,無色,非淀粉質。
分布:裂褶菌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國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菌種資源非常豐富。
生境:散生至群生,常疊生于腐木或腐竹上
藥效:裂褶菌子實體幼時,質嫩味美,具有特殊的濃郁香味,性平,味甘,能滋補強壯、扶正固本、鎮靜作用,治療神經衰弱、精神不振、頭昏耳鳴、虛汗,是一種高檔食藥用菌,其代謝產物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裂褶菌子實體或菌絲體含有豐富的免疫性多糖、蛋白質、生物活性L型氨基酸、多種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這些物質分別對心血管和肝、腎等多種器官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并具有抗癌、抗衰老、抗炎癥等功效,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菌消炎、抗輻射等多種生理活性,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目前裂褶菌多糖已被開發成抗腫瘤制劑,結合放化療用于治療子宮頸癌、胃癌和乙肝病毒等的治療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可食藥兩用的,采自廣東地區的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HMGIM-S140099,該菌株已于2016年4月29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簡稱CCTCC,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八一路,武漢大學),保藏號為:CCTCC NO:M2016236。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HMGIM-S140099的馴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無菌條件下將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HMGIM-S140099母種接種到裝有原種培養基的袋中,于25℃恒溫下遮光培養,直至菌絲吃滿料即得原種,原種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裝有栽培料培養基的袋中,于25℃恒溫下,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避光培養,待菌絲長滿栽培料培養基后,進行出菇管理;
所述的出菇管理是控制溫度在23±1℃之間,空氣相對濕度60-80%之間,光照為100-200lux,二氧化碳含量剛出原基時控制在2000ppm以上,在子實體生長期,調整溫度20-23℃之間,空氣相對濕度70-85%之間,光照約200-300lux,保持二氧化碳含量在1200ppm以下。
所述的原種培養基,按質量分數計,包括高粱79%,小米20%,CaCO31%,按其含量將各組分混合均勻,然后再加水,使含水量為55-60%,由此得到原種培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未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0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阿魏菇液體菌種野外接種阿魏植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