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線蓮屬植物直接不定芽離體發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2858.8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7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木蘭;奉樹成;劉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王正君;馬思敏 |
| 地址: | 20003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線蓮屬 不定芽 莖段 離體 腋芽 生根 表型一致性 遺傳穩定性 離體繁殖 無菌萌發 無菌培養 誘導培養 愈傷組織 再生芽苗 再生植株 直接誘導 植株 外植體 伸長 成苗 移栽 切除 繁殖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線蓮屬植物直接不定芽離體發生的方法,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線蓮屬植物的繁殖方法,包括步驟:(a)將所述鐵線蓮屬植物的莖段無菌培養獲得帶腋芽的莖段;(b)切除所述步驟(a)獲得的莖段的腋芽后進行誘導培養,長出不定芽;(c)對所述步驟(b)獲得的不定芽進行培養,生根獲得植株。本發明首次以鐵線蓮屬植物無菌萌發的莖段為起始外植體,進行離體繁殖,不經過愈傷組織形成階段的直接誘導不定芽發生,并經過再生芽苗的伸長、生根及移栽成苗后,可獲得大量再生植株表型一致性高、遺傳穩定性好的鐵線蓮屬植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線蓮屬植物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線蓮屬植物直接不定芽離體發生的方法。
背景技術
鐵線蓮屬(Clematis)為多年生木質或草質藤本,或為直立灌木或草本,全世界約300種,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約有108種,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鐵線蓮屬植物兼具藥用與觀賞功能,植株含有三萜皂苷、生物堿、香豆素、木脂素和黃酮類化學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腫瘤和鎮痛等藥理作用。其花型多樣,色彩繽紛,素有“藤本皇后”的美譽,現有的栽培品種600余種,在城市園林中已有應用,深受家庭園藝愛好者的推崇。鐵線蓮可點綴于圍墻、柵欄、棚架或作綠籬,在日本和歐美等國家被廣泛用于庭園中,相比之下目前我國鐵線蓮屬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不多,引種栽培的范圍也較小。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鐵線蓮栽培種類多來自歐洲,沒有我國自主產權的品種,同時,許多國外品種在栽培過程中不能適應江南地區夏季濕熱氣候,出現枝葉大量枯萎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觀賞效果。國內有關鐵線蓮屬植物育種及繁殖技術的報道很少,僅涉及東北鐵線蓮、鈍萼鐵線蓮等少數幾種。
目前國內對鐵線蓮屬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質資源調查、系統分類研究和栽培繁殖等方面。鐵線蓮屬植物存在結實少或萌發時間長、發芽率低等問題,不宜采用有性繁殖,園林栽培應用受到限制。
通常情況下,鐵線蓮屬直接不定芽誘導不定芽發生頻率低下,且未見報道。
因此,本領域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可以實現鐵線蓮屬植物的大規模種植的直接不定芽離體發生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可以實現鐵線蓮屬植物的大規模種植的直接不定芽離體發生的方法。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鐵線蓮屬植物的繁殖方法,包括步驟:
(a)將所述鐵線蓮屬植物的莖段無菌培養獲得帶腋芽的莖段;
(b)切除所述步驟(a)獲得的莖段的腋芽后,將所述莖段進行誘導培養,長出不定芽;和
(c)對所述步驟(b)獲得的不定芽進行培養,生根獲得植株。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莖段的長度為0.3-5cm,較佳地,0.5-4cm,更佳地,0.6-2cm。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步驟(a)中,將所述莖段置于含0.1-10mg/L BA和0.01-1mg/L NAA)的ML培養基上,于23±1℃無菌培養,所述莖段萌發獲得所述帶腋芽的莖段。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步驟(a)中,將所述種子置于含0.5-8mg/L BA和0.05-0.8mg/L NAA的ML培養基上,于23±1℃無菌培養,所述莖段萌發獲得所述帶腋芽的莖段。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步驟(a)中,將所述種子置于含0.8-2mg/L BA和0.08-0.3mg/L NAA的ML培養基上,于23±1℃無菌培養,所述莖段萌發獲得所述帶腋芽的莖段。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步驟(a)中,培養20-30天后莖段開始萌發,莖節開始抽出腋芽,4-6周后新抽出的腋芽開始重新分節,抽芽率為95-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28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