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摩爾條紋的保密信息顯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2400.2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0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英;李焜陽;周延桂;伍代軒;何梓杰;范杭;潘迪;王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6 | 分類號: | G06F21/36;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摩爾 條紋 保密 信息 顯示 方法 | ||
一種基于摩爾條紋矩陣的保密信息顯示方法,通過第一光柵矩陣和第二光柵矩陣疊加實現信息顯示,具體包括:隨機生成第一光柵矩陣;根據生成的第一光柵矩陣以及所需顯示的信息計算得出第二光柵矩陣,第一光柵矩陣和第二光柵矩陣每一組對應位置的光柵,能夠疊加產生為暗紋或亮紋,即產生所需暗點或亮點;將生成的第一光柵矩陣的圖案疊加于第二光柵矩陣上,產生摩爾條紋矩陣,即形成一個由暗點與亮點組成的矩陣,從而獲取所要顯示的信息。本發明將需要保密的信息隱藏于摩爾條紋矩陣中,保密性良好,能有效保護重要信息不會被機器自動獲取,屏幕中直接顯示的僅一個光柵矩陣,其本身并不包含最終所需顯示的信息,即使此光柵被不法分子截取,仍無法破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摩爾條紋的保密信息顯示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信息安全的隱患也逐漸升級,保密工作迎來新挑戰,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機器識別技術盜取重要個人信息,已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用戶登錄到網頁上時,部分網站會顯示一些個人敏感信息,如用戶帳戶、密碼、身份信息等,特別是網上銀行,如果被黑客利用機器識別到網頁上顯示的信息,可能會對用戶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脅。對于網站上對用戶帳號、密碼、身份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的顯示,目前也還沒出現防止機器識別的信息顯示手段。
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用戶終端與服務器之間的人機交互日漸頻繁,驗證碼的使用已成為各大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機器進行惡意注冊、惡意下載、惡意投票等破壞網站正常功能。在用戶向服務器發送要求指令時,服務器一般會要求用戶輸入驗證碼。驗證碼的使用可以用于確認當前操作并非機器自動進行,以維持網站的正常運行。
常見的驗證碼技術包括隨機生成的字符或圖案組合。一般情況下,真人很容易利用簡單的邏輯通過驗證,而一般的機器難以通過。但當遇到惡意攻擊時,研究表明,通過對字符的擠壓、旋轉等操作生成的驗證碼,利用圖像去噪、平移等操作后,依然有較大概率進行恢復,從而用機器辨認出具體的字符。而目前圖像搜索技術日漸先進,通過對圖案組合的比對分析,驗證碼也有可能被攻破。
對于驗證碼的隱藏,由于光信息科技的發展,光學保密技術開始萌芽。雙隨機相位加密就是光學保密的其中一種經典簡單的方法。通過將隱藏圖片在RGB三基色通道中分別用雙隨機相位編碼技術進行編碼,然后用編碼圖像構造一個新的編碼圖像矩陣。然而這種方法在接收方通過簡單的提取和解碼運算就可以重構出原來的彩色圖像,對于隱藏信息的安全性依然不夠高。
隨著光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可知摩爾條紋作為信息隱藏和保密有著重大的意義。摩爾條紋是兩個或以上周期或準周期結構疊加產生的視覺現象。由于其結構自由度高,難以復制,且對觀看角度等因素敏感,機器很對摩爾條紋信息進行破譯。根據摩爾條紋的結構特性,當兩個周期結構疊加時,可在局部區域形成暗區,而在另外一些區域形成暗區,從而可制作成區別明顯的亮點及暗點,進行進一步整合后,可制作成含一定的信息的密碼圖案。而在其中的任何一個周期結構中,都不可能破譯出相應的信息。目前已有技術將其應用于信息隱藏領域,但主要用于水印技術,未能對信息方便的進行加密,成為復雜保密信息的載體。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摩爾條紋的保密信息顯示方法,將信息隱藏于摩爾條紋矩陣中,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機器非法截取顯示圖像后進行盜用,保護個人重要信息安全,主要應用于對保密要求較高的場合。
本發明的技術支持:
根據摩爾條紋的運用,可以在特定的格點上通過兩片周期光柵的重合從而顯示出摩爾條紋在格點位置范圍上的一部分。通過調整夾角,周期比以及相位,可以控制格點上顯示的是摩爾條紋的亮紋還是暗紋。從而控制一個格點所生成的是暗格點還是亮格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中山大學,未經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24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終端的解鎖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床架(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