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影響的測試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91978.6 | 申請日: | 2016-12-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86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發明(設計)人: | 謝曉莉;王谷;孔艷冬;閆吉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B5/18 | 分類號: | A61B5/18;G06Q5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地址: | 710064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通 工程 措施 駕駛員 縱向 距離 感知 能力 影響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提的一種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影響的測試方法,首先根據所需的測試路段選定與其道路線形相近的路段作為標準路段,同時在測試路段上安裝某一交通工程措施,并且在測試路段和標準路段上安裝兩個標識物,通過估算兩個標識物之間的距離來計算該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路段縱向距離感知能力的影響值,其中,影響值越大,說明該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起到正面影響,即駕駛員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駕駛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影響的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駕駛員是否具有良好的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將影響其行車安全性??v向距離感知不良是引發車輛追尾等事故的主要原因。為提高駕駛員的縱向距離感知能力以保障駕駛員行車安全,道路交通設計、管理人員常提出并應用一些交通工程措施,例如在路面上安裝不同類型的道路標線、隧道內采用不同的裝飾景觀等。由于在實際中設置有這些交通工程措施的路段的道路條件常常不同,例如車輛的運行速度不同、路段照度不同,往往很難確定交通工程措施本身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的影響,進而難以比較不同交通工程措施的影響效果以確定最優的交通工程措施。因此,為了能夠確定不同交通工程措施在提高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方面實施效果的差異,首先需要排除道路條件等無關因素的影響而只研究交通工程措施本身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的影響。
某一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的影響可以通過專家評價、駕駛員問卷等方法進行測量。不過這些方法偏主觀,測量結果不但受專家或駕駛員精確描述其感受的能力的影響,也較難反映出不同交通工程措施影響效果的差別。采用客觀的測量方法可以避免上述主觀測量方法的不足。目前通常采用的客觀測量方法是利用標識物進行測量。
駕駛員的縱向距離感知能力主要表現在:駕駛員對所駕車輛與前方某一物體(前方車輛或障礙物)之間沿道路行進方向上距離的估計能力。因而在利用標識物對駕駛員的縱向距離感知能力進行測量時常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在測試路段一側按一定縱向間距設置兩個標識物,令駕駛員以一定速度駕駛汽車,當通過第一個標識物時估計自己距第二個標識物的縱向距離。
這種操作方法簡單地將駕駛員對自己與標識物之間距離的估計值當作其縱向距離感知能力,這樣做是不妥的。原因之一,這一估計值的大小直接受標識物之間布設距離的影響,數值本身不能代表駕駛員的距離感知能力。原因之二,駕駛員對距離的估計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車輛的運行速度、路段照度、標識物的顏色、標識物的尺寸、標識物的高度、標識物的可視性等等,如果想要得到駕駛員的距離感知能力受某一交通工程措施的影響,則必須要將其他影響因素對駕駛員距離感知能力的影響過濾掉。目前的已有研究聚焦在駕駛員縱向距離估計能力的影響因素上,并未對測量方法本身進行深入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影響的測試方法,解決目前并未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的測量方法進行深入研究而導致的測量結果不準確等缺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交通工程措施對駕駛員縱向距離感知能力影響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定兩段道路線形相同的路段,分別作為測試路段和標準路段,同時在測試路段上安裝交通工程措施;
S2、預定測試車輛的路段運行速度和測試車輛的類型;
S3、根據上述預定的路段運行速度和車輛類型,在測試路段和標準路段上均布設兩個標識物;
S4、若干個測試人員以設定的路段運行速度分別在上述選定的測試路段和標準路段上行駛,同時,當測試人員通過第一個標識物時,其開始估算第一標識物距第二標識物之間的縱向距離值D估計測和D估計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19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