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檢波點靜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波拾取效率及準確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1365.2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丹紅;韋有磊;張紅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質信息勘查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36 | 分類號: | G01V1/3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許美紅 |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檢波 校正 迭代法 提高 初至波 拾取 效率 準確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檢波點靜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波拾取效率及準確率的方法,包括:利用自動拾取的初至粗略計算基準面靜校正量;根據基準面校正量對原始單炮記錄進行檢波點靜校正;手工校正檢波點靜校正量的異常點和異常段;在進行檢波點靜校正和手工校正后的單炮上重新開時窗自動拾取初至;修改初至異常點;將修改好的初至進行預處理,在進行檢波點靜校正和手工校正后的單炮上人工監控剩余異常點;人工監控合格后的初至減去檢波點靜校正量與手工靜校正量之和后,再還原至原始資料上。本發明對復雜近地表地質條件下,原始記錄初至邊界形態變化大、資料信噪比低的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能顯著提高初至拾取效率及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測量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利用檢波點靜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波拾取效率及準確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地震野外采集生產能力和技術的飛速發展,復雜地表條件下的高精度勘探項目日益增多,對地震資料處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基準面靜校正是地震信號處理的關鍵環節,其精度取決于參與統計的初至的精度。因此,如何準確、快速的拾取初至波有著重要意義。為了保證質量,初至波拾取必須進行人工監控。三維地震數據排列數較多,人工監控工作量巨大。常規的方法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地形起伏大、資料信噪比低的情況下,單炮上局部地震道的初至很難準確拾取,通常要把準確性沒把握的初至剔除使其不參與統計,致使局部基準面靜校正量由于覆蓋次數較低始終無法準確計算。這樣,投入巨資的高精度勘探就失去了意義。
現有的公開文獻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改進提高初至的自動拾取精度以減少人工監控的工作量的方法(如時窗地震屬性特征法、相關法、數字圖像處理法、神經網絡算法)。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根據單一地震道初至特殊性質(如振幅、相位等)的變化來判斷初至的時窗地震屬性特征方法,如能量特征法、瞬時強度比法、分形維數方法等。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時,都有一定的優勢,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具有局限性,無法應對復雜多變的地質勘探條件;2、人工監控依然無法辨識低信噪比記錄道上初至的準確性。如果過于依賴初至波的自動拾取,可能使大量錯誤的初至信息參與統計計算,得到錯誤的靜校正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利用檢波點靜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波拾取效率及準確率的方法,可以與現有的初至自動拾取方法聯合使用,適用范圍非常廣,解決了實際生產中復雜地表條件下低信噪比記錄道初至波無法準確拾取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利用檢波點靜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波拾取效率及準確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tep1:利用自動拾取的初至粗略計算基準面靜校正量;
Step2:根據基準面校正量對原始單炮記錄進行檢波點靜校正;
Step3:手工校正檢波點靜校正量的異常點和異常段;
Step4:在進行檢波點靜校正和手工校正后的單炮上重新開時窗自動拾取初至;
Step5:修改初至異常點;
Step6:將修改好的初至進行預處理,在進行檢波點靜校正和手工校正后的單炮上人工監控剩余異常點;
Step7:人工監控合格后的初至減去檢波點靜校正量與手工靜校正量之和后,再還原至原始資料上。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中,步驟Step3中:
當需要手工校正的點較少時,記下異常點的檢波點線號和檢波點樁號,然后在信噪比較高的單炮上量取該點的校正量,在幾何庫中找到對應的檢波點,用原來的靜校正量上加上手工校正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質信息勘查分公司,未經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質信息勘查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13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