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的正銀漿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1344.0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13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德平;任中偉;丁興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合眾創能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6 | 分類號: | H01B1/16;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晶體 太陽能電池 印刷 漿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備方法如下:
制備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
第一步,制備有機載體一,按配方比例稱取質量百分比為10%~40%有機樹脂,稱取質量百分比為50%~90%的有機溶劑,在75~85℃溫度下高速分散1~3小時,得到均一的有機載體,
第二步,按配方比例稱取銀粉質量百分比為75~90%、有機載體一質量百分比為5~15%,玻璃粉質量百分比為1-8%,附著力促進劑質量百分比為0.1~3%,助劑質量百分比為0~3%,其它為溶劑,在行星式攪拌機或其它攪拌機里混合均勻,再在三輥機上分散至10μm 以下,即可制成所述的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
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的最大細度≤ 7微米、平均細度≤ 5微米,固體含量為70~95% ,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粘度為300~600kcps ,燒結溫度為760~850℃;
制備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
第一步,制備有機載體二,按配方比例稱取質量份數為10%~40%有機樹脂,稱取質量份數為50%~90%的有機溶劑,在75~85℃溫度下高速分散1~3小時,得到均一的有機載體,
第二步,按配方比例稱取銀粉質量百分比為75~90%、有機載體二質量百分比為5~15%,玻璃粉質量百分比為1-8%,助劑質量百分比為0~3%,拉力助劑質量百分比為0.1~3%,其它為溶劑,在行星式攪拌機或其它攪拌機里混合均勻,再在三輥機上分散至10μm 以下,即可制成所述的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
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的最大細度≤ 7微米、平均細度≤ 5微米,固體含量為70~95% ,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粘度為200~400kcps,燒結溫度為760~850℃;
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和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
所述的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用于印刷電池片正面電極的細柵印刷,并且它的成分由下列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
銀粉75~90%;
玻璃粉1~8%;
有機載體一5~15%;
助劑0~3%;
附著力促進劑 0.1~3%;
余量為溶劑;
所述的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用于印刷電池片正面電極的細柵和主柵,并且它的成分由下列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
銀粉75~90%;
玻璃粉1~8%;
有機載體二5~15%;
助劑0~3%;
拉力助劑0.1~3%;
余量為溶劑;
第一道印刷正銀漿料適應26-30μm線寬的網版印刷,所述第二道印刷正銀漿料適應28-32μm線寬的網版印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載體一和有機載體二為一種或至少二種有機樹脂與不同揮發速度的有機溶劑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載體一中的有機樹脂占有機載體一的質量百分比的10%~40%,有機載體一中的有機樹脂選自松香、乙基纖維素、熱塑性樹脂、丙烯酸樹脂中的一種或至少二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載體二中的有機樹脂占有機載體二的質量百分比的10%~40%,有機載體二中的有機樹脂為松香、乙基纖維素、聚酯、丙烯酸樹脂、聚酰胺中的一種或至少二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選自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松油醇、乙二醇丁醚、己二酸二甲酯、戊二醇二甲酯、DBE、乙二醇苯醚、丙二醇丁醚、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檸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種或至少2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疊層印刷正銀漿料組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著力促進劑為熱塑性樹脂,熱塑性樹脂選用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S-聚苯乙烯、PA-聚酰胺、POM-聚甲醛、PC-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聚酯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合眾創能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合眾創能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13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