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0921.4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7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瀟瀟;余少雄;婁小平;熊佳慧;周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G06F3/0485;G06F3/0488;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棱鏡智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興寰 |
| 地址: | 415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終端 操作者 年齡 估計 方法 | ||
1.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操作者手指在智能終端觸摸屏上的觸摸滑動信息;
S2:提取觸摸滑動信息中的特征參數,包括滑動軌跡寬度、滑動軌跡長度、時間參數、壓力參數;
S3:根據步驟S2提取的特征參數,計算滑動速度和觸控力度;
S4:將年齡作為因變量,將步驟S1和步驟S2所得的滑動軌跡寬度、滑動速度、觸控力度作為自變量,通過預先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模型進行年齡估計,得到操作者的年齡估計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時間參數信息包括:手指滑動時位于開始觸點的時間T1和位于最后觸點的時間T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滑動速度的計算方法如下:
1):獲取手指滑動時位于開始觸點的時間T1和位于最后觸點的時間T2;
2):計算手指滑動時間:T=T2-T1;
3):根據滑動軌跡長度L和手指滑動時間T,計算手指滑動速度:V=L/T。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觸控力度的獲取方法如下:
1):獲取每一時刻觸摸點的壓力值Pi;
2):統計每個Pi出現的概率;
3):將上一步得出的出現概率最高的Pi作為觸控力度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經網絡模型預先經過大量訓練樣本訓練所得,訓練步驟如下:
1):建立用于計算年齡階段值的神經網絡初始模型,所述神經網絡為三層神經網絡,包括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各層的神經元個數分別為3、n和1;確定輸入變量:滑動軌跡寬度信息x1、滑動速度x2和觸控力度x3,輸出變量為年齡階段值;初設各神經元之間的權重、隱含層和輸出層各神經元的閾值、誤差函數E、誤差精度α;
2):采集一個樣本的三個因變量(x1,x2,x3),將三個因變量輸入隱含層各神經元,根據步驟1)所設的權重和閾值,計算出隱含層各神經元的輸出值,并將其輸入到輸出層神經元,計算出輸出層神經元的輸出值;
隱含層神經元輸出模型:
輸出層神經元輸出模型:
i為輸入層第i個神經元;
j為隱含層第j個神經元;
xi為神經網絡的輸入值;
wij為入層神經元與隱含層神經元之間的權重;
oj為隱含層神經元輸出值;
wj為隱含層神經元與輸出層神經元之間的權重;
y為輸出層神經元輸出值;
θj、θj為神經元閾值;
f(x)是激發函數,
3):輸出層神經元根據誤差函數計算輸出誤差;
輸出誤差:t為期望的輸出目標值;
神經網絡進行自學習,進行誤差修正,修正權重和閾值;
4):經過p個樣本的訓練,全局誤差:m為第m個樣本;
5):判斷全局誤差是否達到誤差精度α,是則結束算法;否則進入步驟2)進入下一輪訓練學習;直到全局誤差達到誤差精度,得到最終的神經網絡模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神經網絡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四個階段年齡值:第一階段年齡值Y1、第二階段年齡值Y2、第三階段年齡值Y3和第四階段年齡值Y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終端操作者年齡估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階段年齡值Y1:0~7歲;
所述第一階段年齡值Y2:8~15歲;
所述第一階段年齡值Y3:15~50歲;
所述第四階段年齡值Y4:50歲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文理學院,未經湖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092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