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9716.6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5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樊冬冬;顏斌;文江濤;趙慶科;連騰歡;王興華;李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鄔麗明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im 智能 施工 測量 方法 | ||
1.一種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圖紙創建BIM模型,并將創建的BIM模型經格式轉換后拷貝至BIM移動端,啟動基于BIM的智能放樣軟件后創建測量放樣任務;
在測量放樣現場完成智能全站儀就位工作后,使用BIM移動端連接智能全站儀,通過BIM移動端設定測量參數并控制智能全站儀完成對棱鏡的連接及鎖定;
設定測站后,基于BIM模型進行放樣或測量,并將測量放樣成果導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后方交會測站、已知點測站或上一測站方法來設定測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模型進行放樣時,包括以下步驟:
進行放樣點坐標的添加;
開始放樣,當選擇棱鏡模式放樣后,選取要放樣的點,智能全站儀自動旋轉到正確坐標的方向上,移動棱鏡到智能全站儀指向的方向,智能全站儀自動開啟垂直搜索模式,并再次鎖定棱鏡,同時在BIM移動端上顯示此時棱鏡相對于放樣點的正確坐標的位置關系,根據向前、向右、向上的提示移動棱鏡到限差容許的位置,完成該放樣點的放樣工作,隨后完成其它放樣點的放樣工作;當選擇激光模式后放樣,選取要放樣的點,選中該坐標后,智能全站儀的鏡頭會自動旋轉到正確的坐標位置上,同時會發射出可見激光,移動棱鏡到激光位置,并設置棱鏡高度,完成對該放樣點的放樣,隨后完成其它放樣點的放樣工作;
記錄實測放樣點坐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模型進行測量時,包括以下步驟:測量設站完成后,BIM移動端上顯示棱鏡實時位置的三維坐標信息、以及棱鏡與智能全站儀的距離,將棱鏡移動到要測量的點的位置處,修改棱鏡的高度,通過智能全站儀進行坐標采集,BIM移動端顯示當前測量點的三維坐標,修改點名稱完成對該點的采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創建BIM模型時,將其按專業、樓層、構建類型做好區分,以提高放樣效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測量放樣現場完成智能全站儀就位工作后,使用BIM移動端連接智能全站儀,通過BIM移動端設定測量參數并控制智能全站儀完成對棱鏡的連接及鎖定的步驟具體包括:
在測站處后方交會測站方法或已知點測站方法架設智能全站儀;
使用BIM移動端無線連接智能全站儀,實現BIM移動端與智能全站儀的連接及通信;
啟動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放樣軟件,新建放樣任務或打開原有任務,進入任務之后,顯示放樣BIM模型;
通過基于BIM的智能放樣軟件設置如下測量參數:目標、放樣限差、導向光模式、導向光功率、設置坐標系、溫度、氣壓;
通過基于BIM的智能放樣軟件控制智能全站儀對棱鏡進行自動搜索并實現對棱鏡的連接及鎖定,基于BIM的智能放樣軟件顯示棱鏡與智能全站儀的實時距離,并實現對智能全站儀的控制。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測量放樣方法,其特征在于,BIM模型創建過程中需統一標準,建立樣板文件時需確保坐標、軸網以及標高信息準確無誤,同時確保模型構件標高信息與圖紙信息一致,并根據測量放樣需求添加必要的特征點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971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維放樣平臺的支座
- 下一篇:一種核電站豎向預應力導管測量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