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射器制冷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9521.1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4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教權;傅千里;劉洪勝;P.維瑪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利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9/08 | 分類號: | F25B9/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張昱 |
| 地址: | 美國佛***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射器 吸熱熱交換器 節流元件 壓縮機 分離器 進氣口 排熱熱交換器 噴射器出口 制冷系統 流入口 分離器氣體出口 分離器入口 分離器液體 工作可靠性 第二流路 第一流路 管路連接 控制邏輯 主流入口 可控制 導通 選型 出口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噴射器制冷系統,其包括:通過管路連接的壓縮機、排熱熱交換器、噴射器、分離器、第一節流元件以及吸熱熱交換器,所述噴射器具有連接至所述排熱熱交換器的主流入口,其還具有次流入口及噴射器出口;所述分離器具有連接至所述噴射器出口的分離器入口、連接至所述第一節流元件的分離器液體出口和連接至所述壓縮機的進氣口的分離器氣體出口;其中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噴射器的次流入口的第一流路、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壓縮機的進氣口的第二流路的導通和關閉可控制。在此種布置下,對于當前系統而言,一方面,控制邏輯更為簡便可靠;另一方面,簡化了節流元件的選型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噴射器制冷系統領域,更具體而言,其涉及一種噴射器制冷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供熱、通風及空氣調節領域或制冷領域,已開始逐漸使用噴射器(ejector)作為一種新的制冷方式。噴射器制冷的優勢主要體現于,其在具有較高環境溫度的區域能夠有更節能更環保的工作表現。因此,噴射器制冷系統通常具有至少兩種模式,即基準模式與噴射器模式,其在高溫工況下應用噴射器模式,而在一般或較低環境溫度的工況下則應用基準模式。
前述噴射器制冷系統可能面臨兩類問題。其一,當在噴射器模式與基準模式之間進行模式切換時,兩種模式在節流元件兩側產生的壓差具有較大的變化。作為一個示例,在噴射器模式下,第一節流元件的兩側壓差可能為0.5bar-1bar,而在基準模式下,第一節流元件的兩側壓差可能為15-20bar。目前難以選擇一種第一節流元件的型號,使其能夠同時跨越兩個相差如此遙遠的壓差區間來工作。其二,在這種常規的噴射器制冷系統中,為實現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對噴射器的通斷,需要在系統中采用多個電磁閥或三通閥來實現對流路通斷或者切換的控制,這將帶來極其復雜的控制邏輯,因而也降低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切換工作模式的噴射器制冷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切換工作模式的用于噴射器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噴射器制冷系統,其包括:通過管路連接的壓縮機、排熱熱交換器、噴射器、分離器、第一節流元件以及吸熱熱交換器,所述噴射器具有連接至所述排熱熱交換器的主流入口,其還具有次流入口及噴射器出口;所述分離器具有連接至所述噴射器出口的分離器入口、連接至所述第一節流元件的分離器液體出口和連接至所述壓縮機的進氣口的分離器氣體出口;其中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噴射器的次流入口的第一流路、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壓縮機的進氣口的第二流路的導通和關閉可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用于噴射器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該系統包括通過管路連接的壓縮機、排熱熱交換器、噴射器、分離器、第一節流元件以及吸熱熱交換器,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噴射器的第一流路、連接所述吸熱熱交換器及所述壓縮機的第二流路;該方法包括:噴射器模式,導通第一流路,斷開第二流路;此時,由吸熱熱交換器至噴射器次流入口的通路導通,而吸熱熱交換器連接至壓縮機吸氣口的通路斷開;和/或基準模式,導通第二流路,斷開第一流路;此時,吸熱熱交換器連接至壓縮機吸氣口的通路導通,而由吸熱熱交換器至噴射器次流入口的通路斷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噴射器制冷系統在噴射器模式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噴射器制冷系統在基準模式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及圖2,其示出了噴射器制冷系統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兩幅圖分別示出了同一系統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各流路通斷控制情況。下文將首先參照附圖來了解該噴射器制冷系統的構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利公司,未經開利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95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