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用柔性復合納米纖維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89496.7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6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大偉;王麗麗;王春霞;陸振乾;宋曉蕾;賈高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許峰 |
| 地址: | 2240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負極 柔性 復合 納米 纖維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用柔性復合納米纖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納米纖維材料包括皮層(1)和芯層(2),皮層(1)包覆在芯層(2)的外表面,皮層(1)由碳和石墨烯構成;芯層(2)為空心層,芯層(2)中設有中空納米球顆粒(3),所述納米球顆粒(3)由錫制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柔性復合納米纖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納米球顆粒(3)與皮層(1)的內(nèi)表面連接。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柔性復合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步驟10)將石墨烯和聚丙烯腈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得皮層靜電紡絲液;
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鎳鹽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制得芯層靜電紡絲液;
步驟20)將步驟10)制備的皮層靜電紡絲液和芯層靜電紡絲液,采用同軸靜電紡絲法,皮層靜電紡絲液位于芯層靜電紡絲液外側,紡制納米纖維膜;
步驟30)將步驟20)制得的納米纖維膜置于管式爐中,以1~2℃/min升溫至250~280℃保持1~3h,5~10℃/min升溫至600~800℃保持1~4h,得到核殼結構的碳、石墨烯、鎳復合納米纖維;
步驟40)將步驟30)制備的碳、石墨烯、鎳復合納米纖維置于摩爾濃度為20~100mmol/L、溫度為25~90℃的錫鹽溶液中,保持2~12h,得到碳、石墨烯、錫復合納米纖維。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0)中,制得的皮層靜電紡絲液中,聚丙烯腈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12%;石墨烯和聚丙烯腈的質(zhì)量比為0.2~2:100。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0)中,制得的芯層靜電紡絲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10%;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鎳鹽的質(zhì)量比為1: 1~10。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鎳鹽為氯化鎳、硫酸鎳或者乙酸鎳。
7.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0)中,靜電紡絲過程中:電壓為10~30 kV,紡絲液流速為0.5~3.0 mL/h,噴絲頭和接收裝置之間的距離:10~40 cm,噴涂時間為15~60min。
8.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0)中,碳、石墨烯、鎳復合納米纖維中,皮層由碳和石墨烯構成,芯層為空心層,芯層中含有由鎳構成的實心球體顆粒。
9.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0)中,錫鹽溶液的制備過程為:將氯化亞錫、硫酸亞錫或乙酸亞錫中的一種或兩種溶于水或乙醇溶液中,制成錫鹽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jīng)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949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