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極值理論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9169.1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9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佳;余化鵬;張建林;徐智勇;魏宇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09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極值 理論 深度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極值理論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利用預訓練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對訓練人臉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陣,用于訓練分類器;
步驟S2:對特征矩陣進行SVM分類訓練,得到決策面,用于人臉身份預測;
步驟S3:利用預訓練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對測試人臉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陣,用于人臉身份預測;
步驟S4:利用訓練得到的SVM分類器,對步驟S3中得到的人臉圖像特征進行身份預測,基于極值理論,得到預測結果;
步驟S4中人臉身份預測的步驟包括:
步驟S41:針對每一幀圖像的人臉特征進行預測,得到決策值數組,選取決策值數組最大20%部分的值進行統計分析;
步驟S42:基于極值理論,設置識別閾值;
步驟S43:將步驟S41得到的統計值與步驟S42得到的閾值作比較,當閾值大于統計值均方差時,認為識別對象為陌生人,當閾值小于統計值均方差時,得到預測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極值理論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和步驟S3中,輸入到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圖像大小為224×2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極值理論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和步驟S3中,深度卷積神經網絡一共有40層,一個輸入層,一個softmax輸出層,3個全連接層,其余的是conv、relu、mpool和drop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極值理論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的SVM分類使用了LIBSVM工具包,選擇L2-正規化L2-損失徑向基核函數SVM并將懲罰因子設為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916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遷移學習技術的深度人臉識別方法
- 下一篇:刀閘狀態識別裝置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