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金屬涂層腐蝕疲勞性能測試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9057.6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98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曾德智;李皓;施太和;任建;劉冰;何奇垚;喻智明;張恩搏;董寶軍;蔡樂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G01N3/32;G01N3/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蝕疲勞性能 非金屬涂層 測試單元 觀察單元 加熱單元 疲勞性能 測試 優選 攝像 抗腐蝕疲勞性能 防護技術領域 涂層表面形貌 進排氣單元 表面形貌 監測單元 進氣單元 啟動監測 掃描電鏡 石油化工 試驗數據 涂層腐蝕 腐蝕液 環境箱 觀察 加熱 通氣 腐蝕 監測 記錄 | ||
1.一種非金屬涂層腐蝕疲勞性能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測試單元、監測單元、攝像觀察單元、加熱單元和進排氣單元;
所述的測試單元由拉壓疲勞試驗機(1)、試樣(2)、環境箱(3)和腐蝕液(4)構成;所述的環境箱(3)由上端蓋(38)、環境筒(39)和下端蓋(40)構成,呈圓柱狀密封式結構,由透明有機玻璃制成;所述的試樣(2)通過環境箱(3)的上端蓋試樣插孔(28)和下端蓋試樣插孔(35)并固定在環境箱(3)上,試樣(2)與上端蓋試樣插孔(28)之間用上盤根(24)和上盤根壓蓋(25)密封固定,試樣(2)與下端蓋試樣插孔(35)之間用下盤根(26)和下盤根壓蓋(27)密封固定,并且試樣(2)的中心與環境箱(3)的中心重合,兩端以相同長度夾在拉壓疲勞試驗機(1)上;所述的監測單元由導電棒(5)、涂層檢漏儀(6)、報警燈(7)、光控開關(8)、計數器(9)和計算機(10)構成;所述的導電棒(5)上設有旋塞,通過導電棒插孔(30)插入環境箱(3)并密封固定在環境箱(3)的上端蓋(38),該導電棒(5)上端與涂層檢漏儀(6)的一端連接,涂層檢漏儀(6)的另一端接地,涂層檢漏儀(6)上設有報警燈(7),報警燈(7)近距離正對光控開關(8),光控開關(8)與計數器(9)的一端連接,計數器(9)的另一端接入計算機(10);所述的攝像觀察單元由微型高速攝像頭A(13)、微型高速攝像頭B(14)和計算機(10)構成,兩者通過接線接入計算機(10);所述的微型高速攝像頭A(13)和微型高速攝像頭B(14)以不穿透的方式固定在環境箱(3)的側面上,兩攝像頭的連線經過環境箱(3)的幾何中心;
所述的加熱單元由加熱棒(11)、控溫儀(12)和計算機(10)構成;所述的加熱棒(11)上設有旋塞,通過加熱棒插孔(32)插入環境箱(3)底部并密封固定在環境箱(3)的上端蓋(38),該加熱棒(11)上端與控溫儀(12)的一端連接,控溫儀(12)的另一端接入計算機(10);
所述的進排氣單元由進氣裝置、排氣裝置構成;所述的進氣裝置由供氣瓶(15)、進氣閥(16)和進氣管(17)構成,進氣管(17)上設有旋塞,通過進氣管插孔(29)插入環境箱(3)底部并密封固定在環境箱(3)的上端蓋(38),該進氣管(17)上端與進氣閥(16)的一端連接,進氣閥(16)的另一端與供氣瓶(15)連接;所述的排氣裝置由排氣管(21)、排氣閥(22)和廢氣吸收池(23)構成,排氣管(21)上設有旋塞,通過排氣管插孔(31)插入環境箱(3)上部并密封固定在環境箱(3)的上端蓋(38),該排氣管(21)上端與排氣閥(22)的一端連接,排氣閥(22)的另一端與廢氣吸收池(2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金屬涂層腐蝕疲勞性能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境箱(3)內工作壓力為0.1MPa,工作溫度范圍為0~8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金屬涂層腐蝕疲勞性能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試樣(2)的試驗部分呈漏斗狀,該試樣(2)的表面全被非金屬涂層所覆蓋,涂層表面平整光滑、無缺陷、絕緣性能良好,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試樣(2)的漏斗狀部位始終與腐蝕液(4)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金屬涂層腐蝕疲勞性能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蓋(38)設有上端蓋試樣插孔(28)、進氣管插孔(29)、導電棒插孔(30)、排氣管插孔(31)、加熱棒插孔(32)、上端蓋螺栓插孔A(33)和上端蓋螺栓插孔B(34);所述的下端蓋(40)設有下端蓋試樣插孔(35)、下端蓋螺栓插孔A(36)和下端蓋螺栓插孔B(37);所述的上端蓋試樣插孔(28)和下端蓋試樣插孔(35)位于環境箱(3)的中心軸線上,進氣管插孔(29)、導電棒插孔(30)、排氣管插孔(31)和加熱棒插孔(32)在上端蓋(38)呈十字形分布,且距上端蓋(38)的中心距離都相等;所述的上端蓋螺栓插孔A(33)、下端蓋螺栓插孔A(36)的連線和上端蓋螺栓插孔B(34)、下端蓋螺栓插孔B(37)的連線都與環境箱(3)的軸線平行,四個插孔分別位于上下端蓋的邊緣位置,以環境箱(3)的中軸線對稱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905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