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心葉片內腔流量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8982.7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57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項德義;宋娜;張小青;張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05 | 分類號: | G01F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段澤賢;嚴勇剛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葉片 流量 測量方法 | ||
一種空心葉片內腔流量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提供一個裝置,對于要測量流量的一個出氣口,放入對應的調整壓塊,在另外三個中通槽中分別放入對應的密封壓塊,使壓桿與調整壓塊和密封壓塊接觸;步驟B,使密封壓塊對其對應的出氣口進行密封,檢查出氣口的密封情況;步驟C,如有效密封,增加氣體流量計并重新通氣,測得流量值;步驟D,如流量值不符合設計要求,使調整壓塊向下擠壓對應的蓋板,直至流量值符合設計要求,完成對第一個出氣口的流量測量。步驟E,針對另外三個出氣口重復步驟A?D,完成對空心葉片的內腔流量測量。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空心葉片內腔流量測量方法,使零件的合格率及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航空發動機的空心葉片的內腔進行流量測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航空發動機為適應嚴寒環境,設計了一種包含空腔的空心銅葉片作為0級導葉來進行引氣防冰,圖1為一種航空發動機的空心葉片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空心葉片的組合狀態俯視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2所示,所述空心葉片1由蓋板11與基體12通過釬焊組合在一起,其幾何形狀、內腔型面均為自由曲面,尺寸精度要求高,且屬于薄壁葉片,所述基體12的軸端設置有一個進氣孔13,所述基體12在葉身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孔13連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內設置有三個支撐筋121,所述蓋板11與基體12通過釬焊組合后與所述支撐筋121將所述凹陷部分隔出四個出氣口14,每個所述出氣口14在所述蓋板11外均有凹陷流道141,在釬焊后每個所述出氣口14的內腔空間的微小變化都影響到所述出氣口14流量的變化,每個所述出氣口14的形狀尺寸的差異也會影響到每個出口的流量值,造成零件的空氣流量控制難度大,常由于空氣流量超差導致零件報廢。
傳統流量的單口流量測量方法為,對四個所述出氣口14每次使用熔化蠟封堵三處,交替封蠟與熔蠟進行四次,完成四個所述出氣口14流量的檢測。每次封蠟與熔蠟均需要時間等待,且熔蠟后難以確保流入內腔的蠟清洗干凈。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時,內腔多余物也無法得以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空心葉片內腔流量測量方法,以減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心葉片內腔流量測量方法,所述空心葉片由蓋板與基體通過釬焊組合在一起,所述基體的軸端設置有一個進氣孔,所述基體在葉身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孔連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內設置有三個支撐筋,所述蓋板與基體通過釬焊組合后與所述支撐筋將所述凹陷部分隔出四個出氣口,每個所述出氣口在所述蓋板外均有凹陷流道,所述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提供一個裝置,其包括底座,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的上模板、壓板以及調整架;
所述底座設置有一個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設置有對應所述基體的下表面的型面尺寸的頂面,
所述上模板設置有與所述空心葉片的上表面的型面對應的底面,所述上模板對應所述出氣口及所述凹陷流道設置有中通槽,對應每個所述中通槽,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的調整壓塊和密封壓塊,所述調整壓塊設置有與所述中通槽對應的所述蓋板的型面對應的底面,所述密封壓塊設置有與所述中通槽對應的所述蓋板和所述凹陷流道的型面對應的L型密封墊,
所述調整架對應所述中通槽設置有四個導向孔,通過所述導向孔,所述調整架可旋轉連接有四個壓桿。
將所述空心葉片放置在所述支撐塊上,將所述上模板放置于所述空心葉片上方,使所述中通槽與所述出氣口及所述凹陷流道對應,固定所述上模板,使所述上模板與所述支撐塊夾緊所述空心葉片,對于要測量流量的一個所述出氣口,在其對應的所述中通槽中放入對應的調整壓塊,在另外三個所述中通槽中分別放入對應的所述密封壓塊,安裝所述壓板,使所述壓板從所述中通槽一側進一步夾緊所述上模板,安裝所述調整架,并在所述導向孔連接所述壓桿,使所述壓桿與所述調整壓塊和所述密封壓塊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9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