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增益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8920.6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5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匯冠觸摸技術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觸摸屏 及其 增益 調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增益調整方法,首先判斷當前幀觸摸標志是否置位,若是,則不進行調節,若否,則判斷信號強度是否合適,若信號過強,則減小增益,若信號過弱,則增強發射功率,并檢測信號是否會按照預期進行變化,若沒有按照預期變化,則說明有觸摸物,此時要設置有觸摸物標志,使當前幀剩余的掃描跳過光路的調節,若信號按預期變化,則說明沒有觸摸物,此時要提高接收電路的增益。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紅外觸摸屏,包括發射模塊、接收模塊和主控模塊。本發明能精確判斷當前光路信號變弱是由遮擋引起的還是由環境變化引起的,以避免調節錯誤導致出現不出點、誤報點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增益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技術——觸摸屏技術。利用這種觸摸屏技術,用戶只需在顯示屏上的圖標或文字上輕輕一點,計算機就能按照輸入的指示進行相關操作,其完全擺脫了鍵盤和鼠標的束縛,使用范圍廣,使人機交互更加方便快捷。
隨著觸控產品技術日漸成熟,對觸控產品的功能、性能和成本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已經形成的各種商業化的觸摸屏技術包括:電阻技術觸摸屏、表面電容技術觸摸屏、電容技術觸摸屏、紅外線技術觸摸屏、表面聲波(SAW)技術觸摸屏等等。其中,紅外線技術觸摸屏因其價格低廉、可靠性高,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其容易受到光干擾,在各種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鑒于紅外觸摸屏存在的上述問題,在一般紅外觸摸屏中,需根據不同的環境場景,實時的調整接收增益的大小。在沒有觸摸的情況下,增益的調整一般是正確的。在有觸摸的情況下,因為此時無法分辨信號變弱是由于遮擋引起的還是由于環境引起的,增益調整可能會出現問題。
傳統的增益調整方法是判斷上一幀是否有觸摸點,若有,則不進行調節,若沒有,則進行調節。但這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首先,上一幀沒有觸摸不代表這一幀就一定沒觸摸;其次,當觸摸物下落時,一般前幾幀由于遮擋線數量較少,而無法得到觸摸點,但這時候確實是擋下了,如果此時進行增益調整則可能出現問題。
綜上,研發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增益調整方法,精確判斷信號變弱的具體原因,以避免調節錯誤導致不出點、誤報點等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增益調整的缺陷,提供一種紅外觸摸屏及其增益調整方法,精確判斷當前光路信號變弱是由遮擋引起的還是由環境變化引起的,以避免調節錯誤導致出現不出點、誤報點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紅外觸摸屏的增益調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判斷當前幀觸摸標志是否置位,若是,則直接進入步驟S5,若否,則執行下一步;
S2、判斷當前光路中的光信號強度與預設閾值的大小,所述預設閾值包括高閾值和低閾值,若光信號強度低于所述低閾值,則執行下一步,若光信號強度高于所述高閾值,則降低接收電路的增益,并進入步驟S5,若光信號強度處于所述低閾值和所述高閾值之間,則直接進入所述步驟S5;
S3、增強發射電路的輸出功率,并判斷此時接收電路接收到的光信號強度是否按預期變化,若是,則提高接收電路的增益,若否,則設置有觸摸物標志;
S4、將所述步驟S3中的發射電路的輸出功率恢復到原始狀態;
S5、獲取當前光路狀態;
S6、判斷當前幀掃描是否完畢,若是,則結束當前幀掃描過程,若否,則切換到下一道光路,并返回所述步驟S1,此時,下一道光路自動變為當前光路。
進一步地,所述發射電路與所述接收電路之間形成所述光路,在光路沒有任何遮擋的情況下,將光信號強度的變化規律定義為正常變化規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匯冠觸摸技術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匯冠觸摸技術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