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消化道吻合口密閉性檢測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8911.7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1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宏;畢杰;王德清;蔡慧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圣諾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17/12;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7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化道 吻合 密閉 檢測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器,尤其是一種消化道吻合口密閉性檢測器,屬于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食管或腸道手術后,通常沒有對傷口縫合質量進行專門的檢漏檢查,僅憑醫生的臨床經驗進行控制,對于一些工作經驗較少的年輕醫生則存在較大風險,同時,即使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也難免有疏忽,常常會因為縫合質量差導致傷口感染、愈合慢,甚至無法愈合需重新手術的情況,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痛苦,甚至生命危險。
目前,公開號為CN104720757A的文件公開了用于消化道吻合口的檢漏裝置,其能夠實現對縫合質量進行檢查;但存在置入操作時定位不方便等問題;根據公開的技術方案只能通過置入水中排氣試驗檢測密封性,出現密封性不足漏氣情況時,只能從吻合口外部加強縫合,無法對吻合口內表面觀察及處理。
同時,公開號為CN104720757A文件公開的技術方案中,有如下不足:消化道吻合時連通吻合口有三段內腔,分別為吻合口兩側的消化道連貫內腔及用于置入吻合器的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腔。吻合操作通過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腔置入吻合器,從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腔側壁穿出吻合頂針,與吻合器蘑菇頭配合進行吻合。在使用中僅能對吻合口兩側的連貫消化道內腔封堵,對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腔無法進行封堵,無法形成具有實用價值的吻合口檢測空間,嚴重影響使用效果。
臨床需要一種吻合后能對吻合口三個開放的消化道空腔實施封堵并檢測吻合口密閉性的檢測器,同時需要能通過消化道內腔置入攝像頭對吻合口的消化道腔內部表面進行觀察,當消化道腔內層黏膜有撕裂發生時可進行噴注生物蛋白膠處理,或從腸腔內壁對吻合口進行加強縫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消化道吻合口密閉性檢測器,其結構緊湊,能有效實現對消化道吻合進行密閉性檢測,提高檢測操作的便捷性,安全可靠。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消化道吻合口密閉性檢測器,包括用于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的探測管以及用于封堵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的封堵器,利用封堵器將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封堵后,在封堵器間形成封閉檢測空腔,通過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的探測管能對封閉檢測空腔進行充氣,且能密封充入封閉檢測空腔內的氣體。
所述封堵器包括在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內的內封堵體或在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外的外封堵體。
所述封堵器采用外封堵體時,包括充氣探測管、消化道夾持封堵體以及用于充氣的外封堵充氣管,封堵體內至少有三個消化道夾持封堵體;
所述消化道夾持封堵體通過夾持封堵體連接管與充氣探測管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充氣探測管設置用于調整充氣狀態的調節閥,外封堵充氣管與調節閥的進氣口連接,外封堵充氣管通過調節閥與充氣探測管或消化道夾持封堵體連接,外封堵充氣管上設有充氣密封體;
消化道夾持封堵體能分別夾持在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上,并在利用外封堵充氣管以及調節閥充氣后,在夾持的位置,能實現對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的封堵,以形成所需的封閉檢測空腔;
充氣探測管能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在形成所需的封閉檢測空腔后,能利用外封堵充氣管及調節閥實現對封閉檢測空腔內充氣。
所述充氣密封體為單向閥或密封塞,充氣探測管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時,調節閥位于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外,調節閥包括三通閥。
所述消化道夾持封堵體呈U型,且在所述消化道夾持封堵體上設有夾持連接鎖緊機構。
所述夾持連接鎖緊機構包括第一連接鎖緊塊以及第二連接鎖緊塊,第一連接鎖緊塊上設有連接鎖緊槽,第二連接鎖緊塊上設有能嵌置連接鎖緊槽內的連接鎖緊頭。
所述封堵器采用內封堵體時,包括用于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的單向閥探測管、用于置入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內的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所述單向閥探測管表面設置用于封堵游離端消化道內腔的第一封堵氣囊;
所述第一封堵氣囊、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與氣囊充氣機構連接;
所述第一封堵氣囊能置入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內,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能置入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內,通過氣囊充氣機構對第一封堵氣囊、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充氣后,第一封堵氣囊、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分別封堵閉合口游離端消化道及吻合口消化道連貫腔,通過第一封堵氣囊、第二封堵氣囊及第三封堵氣囊在吻合口間能形成封閉檢測空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圣諾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圣諾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9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