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恒溫培養微藻處理生活污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8240.4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7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昱;時文強;李金平;連運濤;盧世國;任海偉;鄭健;范嚴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12M1/107;C12P5/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恒溫 培養 處理 生活 污水 系統 | ||
太陽能恒溫培養微藻處理生活污水系統,包括污水進水過濾池(1)、陽光板日光溫室(2)、微藻養殖池(3)、太陽能集熱水箱(4)、恒溫控制系統(5)與出水過濾池(6),污水進水過濾池(1)與微藻養殖池(3)連通,微藻養殖池(3)與污水出水過濾池(6)連通,陽光板日光溫室(2)配裝在微藻養殖池(3)和恒溫控制系統(5)的外部,太陽能集熱水箱(4)配裝在陽光板日光溫室(2)的上部,太陽能集熱水箱(4)和恒溫控制系統(5)連接,恒溫控制系統中的導熱盤管(5?5)放置在微藻養殖池(3)中,出水過濾池(6)與太陽能集熱水箱(4)、微藻養殖池(3)、污水進水過濾池(1)均相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保護技術,具體涉及農村污水的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村鎮居民人均用水量在不斷增加,致使村鎮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大。然而,由于村鎮污水收集系統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匱乏、生活污水處理率不到2.6%。村鎮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長,伴隨著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無序亂流或直接排放,已經造成眾多村鎮環境污染嚴重,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匱乏的危機,嚴重制約了村鎮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活污水凈化處理已經成為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亟需解決的難題之一。農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不均勻,水量變化明顯,且排放分散的特點。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等,但是這些工藝普遍存在污水處理能耗高、處理后的水中N、P等離子含量高,且極有可能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而且這些方法普遍不適用于農村地區。因此,急需研發村鎮生活污水凈化處理技術。
國內外針對村鎮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生物處理。自1957年Oswald提出利用微藻凈化污水中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思想,國內外各個研究機構對其可行性以及各種不同種類污水的凈化效果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藻體同其他細菌等微生物一樣,可以通過物理吸附、生物同化、吸收降解、生物富集等作用,從而將污水中的各種氮磷營養物以及其他有機和無機化合物減量或資源化。研究表明,微藻的生長與培養環境(光照、溫度)、培養液(氫離子濃度指數、鹽度、CO2濃度、培養基營養物含量)和培養時間密切相關。適宜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利于微藻的生長,過高或過低均會給微藻生長帶來影響。而大多數微藻的最適生長溫度范圍為16-27℃,當溫度低于16℃時,微藻生長緩慢;而高于35℃時可能會對某些微藻產生致死效應。
目前常見利用微藻凈化處理污水的方式主要有穩定塘培養、固定化培養和光生物反應器培養等。但是受環境因子(光照、溫度)和生產效率的影響,污水培養微藻基本在實驗室內進行小規模研究。然而,室內和戶外的實際條件相差很大,尤其是光照和溫度條件,在戶外很難保證微藻在實驗室內的最適生長條件,從而限制了微藻規模化培養凈化污水的推廣應用。因此,本項目利用太陽能集熱器的經濟性集熱溫度與微藻最適宜生長溫度相匹配的特點,將微藻培養與太陽能集熱器系統集成來凈化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把太陽熱能直接提供給微藻,克服微藻規模化養殖時受季節、光照、溫度等外界環境的不利因素;同時,利用微藻快速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碳、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合成體內復雜有機質的特點,可將生活污水中的碳、氮、磷元素進行吸附,實現村鎮生活污水的高效凈化處理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恒溫培養微藻處理生活污水系統。
本發明是太陽能恒溫培養微藻處理生活污水系統,包括污水進水過濾池、陽光板日光溫室、微藻養殖池、太陽能集熱水箱、恒溫控制系統與出水過濾池,污水進水過濾池與微藻養殖池連通,微藻養殖池與污水出水過濾池連通,陽光板日光溫室配裝在微藻養殖池和恒溫控制系統的外部,太陽能集熱水箱配裝在陽光板日光溫室的上部,太陽能集熱水箱和恒溫控制系統連接,恒溫控制系統中的導熱盤管放置在微藻養殖池中,出水過濾池與太陽能集熱水箱、微藻養殖池、污水進水過濾池均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2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