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訪問智能卡扇區數據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8148.8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9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祿佳;王幼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訪問 智能卡 扇區 數據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訪問智能卡扇區數據的方法、系統及第一裝置、第二裝置,所述方法包括當接收到對終端設備智能卡的第一扇區數據的修改請求時,顯示一修改界面;該修改請求為用戶在獲得第一扇區的數據修改權限后觸發的請求;接收用戶輸入的新的第一扇區數據并將其更新至預定的緩存文件中,該緩存文件預先存儲有第一扇區數據的備份數據;向第二裝置發送數據修改指令,以使得第二裝置將更新后的緩存文件的數據更新至所述第一扇區,所述第二裝置為終端設備智能卡的卡端處理裝置。由此可見,在應用本申請方案時,可實現在終端設備中以接觸方式來訪問其智能卡M1扇區(即第一扇區)中的數據,進一步滿足了用戶在終端設備使用M1應用時的接觸式訪問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訪問智能卡扇區數據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Mifare是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擁有的商標之一,伴隨著超過50億張智能卡和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電路)卡以及超過5千萬臺讀卡器的銷售,Mifare已成為全球大多數非接觸式智能卡的技術選擇,并且是自動收費領域最成功的平臺。
目前,Mifare應用,比如M1(Mifare one)應用主要使用在公交卡、門禁卡、校園卡、飯卡等多種類型的卡片上,該應用通過非接觸式協議實現上述各類卡片與讀卡器機具間的數據交互,如通過讀卡器機具進行公交卡/飯卡充值,或刷卡消費等。
隨著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手機的普及和M1應用的廣泛使用,在手機上使用M1應用也日漸興起,比如通過在手機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戶識別模塊)卡上開辟一M1扇區用于M1應用的相關數據存儲(如進行公交卡數據或門禁卡數據的存儲等),在此基礎上實現手機上的M1應用,鑒于M1應用的非接觸式特點,現有技術在手機上使用M1應用時,同樣通過非接觸式協議實現手機SIM卡的M1扇區與讀卡器機具間的數據交互,與傳統方式使用公交卡、門禁卡等物理卡片進行M1應用相比,在手機進行M1應用無需攜帶多張物理卡片,使用方便。
目前,對于在手機上使用M1應用而言,用戶不能采用接觸方式對其手機SIM卡M1扇區的數據進行訪問,例如不能在手機上查看/修改M1扇區中的公交卡余額,不能在手機上修改其SIM卡M1扇區中的門禁卡號等,而是需要在相關部門/地點進行M1扇區數據的查看/修改等訪問操作,如需要在公交充值點通過非接觸方式進行余額查看/修改,在公司相關門禁管理處進行門禁卡號修改等,無法滿足用戶在手機上通過接觸方式訪問SIM卡M1扇區數據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訪問智能卡扇區數據的方法及系統,旨在實現在手機等終端設備中以接觸方式來訪問其智能卡M1扇區中的數據。
為此,本發明公開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訪問智能卡扇區數據的方法,應用于第一裝置,所述第一裝置為具有智能卡的終端設備的設備端處理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當接收到對所述智能卡的第一扇區數據的修改請求時,顯示一修改界面;所述修改請求為用戶在獲得所述第一扇區的數據修改權限后所觸發的請求;
接收用戶在所述修改界面上輸入的新的第一扇區數據,并將所述新的第一扇區數據更新至預定的緩存文件中;其中,所述緩存文件中預先存儲有所述第一扇區數據的備份數據;
向第二裝置發送一數據修改指令,以使得第二裝置將所述更新后的緩存文件的數據更新至所述第一扇區;所述第二裝置為所述終端設備智能卡的卡端處理裝置。
上述方法,優選的,還包括:
當接收到對所述智能卡的第一扇區數據的查看請求時,向第二裝置發送一數據獲取指令;所述數據獲取指令用于指示獲取所述智能卡的第一扇區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1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