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8138.4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6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薛飛;趙煥芳;楊聲鋼;張延堂;李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00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分析 模型 建模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統,該方法通過模型管理平臺提供的統一規則接口服務實現了模型管理平臺與應用系統間的無縫對接,同時通過基于模型建模生命周期包括的各階段,在模型管理平臺相應設計多個固定分支:設計分支、訓練分支及運行分支,將不同分支用于建模及模型應用的不同階段,并將模型在各分支間進行流轉使得建模人員能在同一平臺完成從模型構建、測試、訓練到運行的全流程;并可利用應用系統的實時生產數據對模型進行訓練及調優,在訓練完成后可在當前平臺/系統實時部署生效進行應用。因此,本申請實現了模型建模與應用間的無縫對接,實現了模型構建、測試、訓練及部署運行在同一平臺完成,為模型的良好應用提供了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模型的建模及其生命周期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日漸興起,數據分析模型建模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F有的建模工具大多都停留在建模本身,專注于數據分析及模型挖掘,而對于挖掘、建模出的模型,如何將其運用于應用系統中,則一直是業界的一個難題。
其中,傳統的方式是首先通過建模工具得到模型,然后將模型通過文件的形式導出,并轉換為應用系統能識別的語言,在此基礎上將轉換后的模型導入應用系統進行模型應用,該方式的主要缺陷是模型建模與模型應用間的對接過程較為復雜,未實現無縫對接,且模型的轉換過程不可控、非實時、容易失真。
另一種方式是基于IBM研發的產品WODM,WODM是IBM提供的一種運營決策管理平臺,實現了將業務邏輯從應用程序代碼中分離出來,其使用特定的語法編寫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接受數據輸入、解釋數據分析模型并最終根據模型做出相應的決策,WODM提供有統一規則接口服務,因而能解決與外部系統的無縫對接問題,然而,在使用WODM進行建模時,需依賴于另外一套獨立的測試系統進行模型的測試、訓練,最終模型需從測試環境(測試系統)傳輸至生產環境(應用系統)進行應用,此種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模型的測試、訓練與生產系統脫節,其所依賴的獨立測試系統的數據很難做到和生產系統的數據完全、實時一致;同時由于模型需從測試環境傳輸至生產環境,從而不能立即部署運行。
基于此,本申請需提供一種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實現模型建模與模型應用間的無縫對接,實現模型構建、模型測試、訓練及模型的部署運行在同一平臺完成,使得模型構建完成后,能使用實時生產數據進行訓練及調優,并能在當前平臺/系統實時部署生效進行應用,而無需跨系統及平臺,從而,為模型的良好應用提供支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統,旨在解決模型建模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實現模型構建、模型測試、訓練及模型的部署運行在同一平臺完成。
為此,本發明公開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數據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
在設計分支上,利用預先集成的模型基本元素集構建數據分析模型;其中,所述設計分支通過在預定的模型管理平臺上進行分支構建得到,所述模型管理平臺包括規則執行環境及統一規則接口服務,所述統一規則接口服務用于實現應用系統與所述模型管理平臺的對接;
在所述設計分支上,對所述數據分析模型進行功能測試;
測試通過后,將所述數據分析模型由所述設計分支合并至在所述模型管理平臺上構建的訓練分支,并在所述訓練分支上將所述數據分析模型作為訓練規則應用部署至所述規則執行環境,以使得應用系統通過所述統一規則接口服務調用所述訓練規則應用,并基于所述應用系統的實時生產數據對所述數據分析模型進行訓練與調優;
將訓練與調優后的數據分析模型由所述訓練分支合并至在所述模型管理平臺上構建的運行分支,并在所述運行分支上將所述訓練與調優后的數據分析模型作為運行規則應用部署至所述規則執行環境,以使得應用系統通過所述統一規則接口服務調用并運行所述運行規則應用,產生模型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81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