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充電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7801.9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7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佰仕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2 | 分類號: | H02J7/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郭顯文 |
| 地址: | 344500 江西省撫***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充電 電路 | ||
1.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輸入電路、整流濾波電路、震蕩IC控制電路、原邊反饋電路、高壓變頻器(T1)和智能控制輸出電路,所述高壓變頻器(T1)包括初級線圈和次級輸出線圈,所述電源輸入電路連接至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整流濾波電路分別連接至震蕩IC控制電路和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線圈,所述原邊反饋電路連接震蕩IC控制電路為其提供工作電壓,所述高壓變頻器(T1)的次級輸出線圈連接至智能控制輸出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輸入電路包括火線輸入端(L)、零線輸入端(N)、橋堆集成塊(BD1),所述橋堆集成塊(BD1)設有第一輸出端(AC2)和第二輸出端(AC1)以及第一輸出端(A+)和第二輸出端(A-);所述火線輸入端(L)連接至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一輸出端(AC2),所述零線輸入端(N)連接至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二輸出端(AC1),所述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一輸出端(A+)和第二輸出端(A-)連接至整流濾波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線輸入端(L)、和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一輸出端(AC2)之間串聯有保險絲(F1),所述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為濾波電容器,是有極性的電容。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二電感(L2),所述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一輸出端(A+)連接第一電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容(C1)的一端還連接第二電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電感(L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容(C2)的一端,所述橋堆集成塊(BD1)的第二輸出端(A-)和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相互連接并且接輸入端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蕩IC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震蕩IC(U1)、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六二極管(D6)、第三電阻(R3)、第十三電阻(R13)、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所述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線圈包括初級主線圈和初級副線圈,所述整流濾波電路中的第二電容(C2)的一端連接至第一電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還連接至震蕩IC(U1)的第一引腳,所述震蕩IC(U1)的第二引腳連接第四電容(C4)的一端,所述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接輸入端地,所述第一電阻(R1)的一端還連接第五電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所述第五電阻(R5)的一端連接至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主線圈的第五引腳,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第六二極管(D6)的負極,所述第六二極管(D6)的正極連接至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主線圈的第四引腳,所述震蕩IC(U1)的第五引腳和第四引腳相互連接并且也連接至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主線圈的第四引腳,所述震蕩IC(U1)的第七引腳和第八引腳都接輸入端地,所述震蕩IC(U1)第四引腳連接第三電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接輸入端地,所述第三電阻(R3)還并聯有第十三電阻(R13),所述震蕩IC(U1)的第三引腳連接第六電容(C6)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6)的一端連接第九電阻(R9)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6)和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都接輸入端地,所述第九電阻(R9)的一端還連接第八電阻(R8)的一端,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至高壓變頻器(T1)的初級副線圈的第一引腳,所述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還連接至原邊反饋電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蕩IC(U1)的型號為PN8370NEC-T1;所述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為降壓電阻,所述第五電容(C5)為吸收電容器,所述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為吸收電阻,所述第六二極管(D6)為吸收二極管,所述第三電阻(R3)和第十三電阻(R13)為限流電阻,所述第八電阻(R8)和第九電阻(R9)為分壓電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佰仕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佰仕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780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