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零件檢修漂洗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7337.3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2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樂迪機車車輛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3/08 | 分類號: | B08B3/08;B08B3/04;B08B3/10;B08B3/02;B08B5/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繼德 |
| 地址: | 402566***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桶 螺旋管 內桶 零部件表面 輸出軸 漿葉 電機 汽車零件 內周面 漂洗器 外周面 氣泵 貫穿 檢修 空氣形成氣泡 泵入空氣 軸線延伸 右側壁 左側壁 側壁 向內 噴射 | ||
本發明公開了汽車零件檢修漂洗器,其中,內桶設置于外桶內;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貫穿外桶的左側壁,并與位于內桶的外周面和外桶的內周面之間的第一漿葉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貫穿外桶的右側壁,并與位于內桶的外周面和外桶的內周面之間的第二漿葉連接;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貫穿外桶的底部,并與位于內桶的底部和外桶的底部之間的第三漿葉連接;螺旋管設置在內桶內,螺旋管繞內桶的軸線延伸,螺旋管上開設有多個氣孔,螺旋管與位于外桶外的氣泵連接;內桶的側壁和底部上開設有多個孔。氣泵通過螺旋管向內桶內泵入空氣,螺旋管通過開設在其上的氣孔噴射出的空氣形成氣泡,氣泡均勻的流向零部件表面,與零部件表面的油結合從而提高零部件表面的油的清除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件檢修漂洗器。
背景技術
在對車輛的零部件進行檢修時,需要對拆卸下的零部件進行清洗,以去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然而,對于長期暴露于燃油和潤滑油中的零部件,其表面附著了大量油污,需要人工長時間清洗才能去除。當前,本領域中急需一種能夠自動對車輛的零部件表面進行清潔以去除油污的設備,從而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零件檢修漂洗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汽車零件檢修漂洗器,包括內桶、外桶、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第一漿葉、第二漿葉、第三漿葉、螺旋管和氣泵;所述內桶設置于所述外桶內,所述內桶的外周面與所述外桶的內周面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內桶的底部與所述外桶的底部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所述外桶的左側壁,并與位于所述內桶的外周面和所述外桶的內周面之間的第一漿葉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所述外桶的右側壁,并與位于所述內桶的外周面和所述外桶的內周面之間的第二漿葉連接;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所述外桶的底部,并與位于所述內桶的底部和所述外桶的底部之間的第三漿葉連接;所述螺旋管設置在所述內桶內,所述螺旋管繞所述內桶的軸線延伸,所述螺旋管上開設有多個氣孔,所述螺旋管與位于所述外桶外的所述氣泵連接;所述內桶的側壁和底部上開設有多個孔。
在使用時,將需要清洗的零部件置于內桶中。外桶中容納水和清潔劑。水和清潔劑通過內桶的側壁和底部上開設的孔進入內桶。啟動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分別帶動第一漿葉、第二漿葉和第三漿葉轉動。第一漿葉、第二漿葉和第三漿葉轉動,使水和清潔劑沖擊零部件的表面,從而去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
螺旋管圍繞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氣泵通過螺旋管向內桶內泵入空氣,螺旋管通過開設在其上的氣孔噴射出的空氣形成氣泡,氣泡均勻的流向零部件表面,與零部件表面的油結合從而提高零部件表面的油的清除效果。
本發明通過設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漿葉、第二漿葉和第三漿葉帶動水和清潔劑運動,從而能夠全方位的對零部件的表面進行清潔,清潔效果好,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
進一步的, 還包括與所述外桶連接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打開第一閥門即可向外桶中加入水和清潔劑,打開第二閥門即可將混合有油污的水和清潔劑排出,方便使用。
進一步的,開設在所述內桶的底部上的孔為從所述內桶的中心位置螺旋向外延伸的螺旋孔。
在內桶的底部開設螺旋孔,使第三漿葉轉動產生的旋流能夠傳遞至內桶中,進一步提升了清潔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漿葉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漿葉的位置。
第一漿葉的位置高于第二漿葉的位置,使第一漿葉和第二漿葉能夠共同產生環流,進一步提升了清潔性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樂迪機車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樂迪機車車輛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73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