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浙江地區鹽堿地杭白菊和五味子混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6734.9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7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興眾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浙江地區 鹽堿地 白菊 五味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鹽堿地的改良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浙江地區鹽堿地杭白菊和五味子混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地和堿地的總稱。鹽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鹽較高的鹽漬化土壤,土壤呈堿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堿地是指含碳酸鹽或重磷酸鹽的土壤,pH值較高,土壤呈堿性。鹽堿地的有機質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狀差,對作物有害的陰、陽離子多,作物不易促苗。浙江省海域遼闊,海岸線總廠6486km,其中大陸海岸線長2200km,根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浙江省共有鹽堿地5.045萬公頃,其中鹽堿耕地3.649萬公頃,占鹽堿地總面積的72.3%,鹽堿荒地1.395萬工期,占27.7%,大量的鹽堿荒地有待開發。
白菊亦名小湯黃、小白菊,為桐鄉地區的特產。杭菊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杭白貢菊”一向與“龍井名茶”并提。
杭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黃如純金,有很高藥用價值和延年益壽的功效,《補農書》載:“甘菊性甘溫,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義補遺》說:“菊花能補陰”。李時珍《本草綱目》道:菊能利五脈,調四肢,治頭風熱補;還記載一段神話:“神仙傳言,康風子、朱孺之皆以服菊成仙”。可見杭白菊的功效。練市杭白菊,還可代茶飲用,其色香味不亞于龍井茶。經常飲用,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細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強身的作用。
南五味子(學名: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藤本,各部無毛。葉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3厘米,寬2-6厘米,花單生于葉腋,雌雄異株;雄花:花被片白色或淡黃色,8-17片;雌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雌蕊群橢圓體形或球形,具雌蕊40-60枚;子房寬卵圓形,花柱具盾狀心形的柱頭冠,胚珠3-5疊生于腹縫線上。聚合果球形,徑1.5-3.5厘米;小漿果倒卵圓形,時顯出種子。種子2-3。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浙江地區鹽堿地杭白菊和五味子混種的方法。
一種浙江地區鹽堿地杭白菊和五味子混種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A、第一年春天時,采用深耕的方式,將土進行翻耕、平整,翻耕的深度在30cm以上;
B、挖溝、起壟,壟高設置在40-60cm;
C、雨季后,將壟推平,再深耕一次,此次翻耕的深度在15-20cm;
D、再次起壟,壟高設置在20-30cm;
E、第二年2-3月份挖穴;
F、4月份,穴底施磷肥和有機肥料,采用穴栽的方式種植杭白菊樹苗,每兩壟之間間隔一壟,空置;
G、采用常規方式對樹苗進行田間管理,成熟后采摘;
H、第三年,在上年空置的壟中種植杭白菊,具體的種植方法同上年,而上年種植杭白菊的壟中種植五味子,種植前挖穴并在穴中加入大量的水和有機肥料,對五味子進行剪枝并追加有機肥料;待成熟后,對杭白菊進行采摘;
I、第四年,將杭白菊的壟推平并翻耕后重新起壟種植杭白菊;為五味子的主蔓撘架并引蔓上架;對杭白菊和五味子進行正常的田間管理,待成熟后,對杭白菊和五味子進行采摘;
J、第五年,將杭白菊的壟推平并翻耕后重新起壟種植杭白菊;對杭白菊和五味子進行正常的田間管理;待成熟后,對杭白菊和五味子進行采摘;
K、重復步驟J即可。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F中的磷肥的使用量為60-80kg/畝;有機肥料的使用量為600-1000kg/畝。
優選的,將杭白菊的壟推平并翻耕后重新起壟過程中,翻耕的深度不超過10cm。
將五味子和杭白菊進行混種后,由于五味子的根非常淺,故翻耕的深度不宜過深,否則會傷及五味子的根。
本發明在實際的種植中發現,將五味子和杭白菊進行混種后,杭白菊的品質有顯著提升(綠原酸、木樨草苷和總黃酮的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嘗試將杭白菊與白芍或者白術混種后,則無此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浙江地區鹽堿地杭白菊和五味子混種的方法,一是通過深耕的方式將表面含鹽量較高的泥土翻入深處,然后起壟,經過雨季淋洗后,起壟部位的鹽通過排水溝流走,鹽堿地的表層土壤的含鹽量顯著降低,這樣杭白菊才能適應土壤的含鹽量;二是推平后再次起壟,這是因為杭白菊是旱地作物,對水反應敏感,怕澇怕旱,特別是春雨及梅雨天氣影響,如溝渠不暢造成田塊積水,容易出現漚根現象,基部葉早衰甚至全株死亡;三是將五味子和杭白菊進行混種后,杭白菊的綠原酸、木樨草苷和總黃酮的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杭白菊的品質有顯著提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興眾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興眾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67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黃瓜的無病蟲害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工程邊坡生態修復的植物卷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