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6633.1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92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安;曲喜杰;文一波;潘華崟;董智明;郭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國際水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4 | 分類號: | C02F11/04;C12M1/107;C12P5/02;C05F9/04;C10L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付久春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村鎮 污泥 垃圾 協同 資源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泥脫水收集裝置、垃圾物料收集裝置、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物料輸送裝置、預處理裝置、厭氧反應器、儲氣柜和儲液罐;其中,
所述垃圾物料收集裝置與所述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對接;
所述污泥脫水收集裝置和所述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分別經所述物料輸送裝置與所述預處理裝置連接;
所述預處理裝置與所述厭氧反應器連接;
所述厭氧反應器設有沼氣出口、沼液出口和沼渣出口,所述沼氣出口與所述儲氣柜連接,所述沼液出口與所述儲液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脫水收集裝置包括:
移動式污泥脫水設備,和與該移動式污泥脫水設備對接的污泥運送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采用垃圾物料破碎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裝置采用攪拌混勻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物料輸送裝置、預處理裝置、厭氧反應器、儲氣柜和儲液罐均設置于所述預處理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罐設有連接至所述厭氧反應器的回流管。
7.一種村鎮污泥和垃圾協同資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協同資源化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分散收集:用所述協同資源化系統的污泥脫水收集裝置收集多個村鎮污水處理廠站產生的污泥并進行濃縮脫水,將脫水后的污泥運送至預處理區的物料輸送裝置;并將分散的村鎮產生的生活黑水、畜禽糞便、有機垃圾和秸稈雜草進行收集后作為垃圾物料,運送至預處理區的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
步驟2)集中預處理:通過所述協同資源化系統的垃圾物料前處理裝置將所述垃圾物料中的秸稈雜草粒徑剪碎,然后將分散收集的污泥與生活黑水、畜禽糞便、有機垃圾和秸稈雜草一同輸送至預處理裝置進行攪拌混勻形成發酵底物;
步驟3)干式厭氧發酵:將混合均勻的所述發酵底物輸送至厭氧反應器進行厭氧消化,厭氧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輸送至儲氣柜,沉淀物經固液分離后產生沼液和沼渣,沼液收集至儲液罐,沼渣收集后進行資源化處理;
步驟4)發酵產物收集與利用:沼氣經脫硫等預處理后用于農戶、加氣站、并網發電;沼液部分回流至所述厭氧反應器進行循環利用,剩余部分排放至污水處理車間處理后達標排放,或經無害化處理后制作肥料或沼液浸種;沼渣制營養土、肥料或生物質燃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國際水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伊普國際水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66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富硒食用菌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