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錫蘭七指蕨、入地蜈蚣素及黃酮類化合物用于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用途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86551.7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6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黃琤;蔡耿彰;黃鈺玲;董明兆;黃琇珍;陳旺全;劉慧康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醫(yī)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11 | 分類號: | A61K36/11;A61K31/352;A61P5/00;A61P3/06;A61P3/10;A61P3/04;A61P1/16;A61P35/00;A61P7/00;A61P9/00;A61P5/50;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張福根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錫蘭 七指蕨 蜈蚣 酮類 化合物 用于 治療 預防 新陳代謝 疾病 用途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關(guān)于一種中草藥在治療代謝疾病的用途,特別關(guān)于錫蘭七指蕨及由其分離而得的入地蜈蚣素與式(I)化合物用于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用途。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已知肥胖和胰島素失調(diào)與許多疾病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性,例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脂肪肝等等,這類疾病常涉及脂類代謝異常或糖類代謝異常。
舉例而言,脂肪肝屬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初始階段,是一種現(xiàn)代人常見的代謝癥狀,主要是由脂質(zhì)代謝失衡所造成。目前已有為數(shù)不少的臨床經(jīng)驗顯示,脂肪肝會導致肝硬化,并且伴隨著脂肪性肝炎及肝壞死等問題的發(fā)生。
目前,對于前述疾病及其他多種新陳代謝疾病,除了飲食控制及運動是最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法外,現(xiàn)存的各種療法仍未盡完美而存在某些待改善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錫蘭七指蕨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用途,特別是錫蘭七指蕨在制備用于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藥物的用途。
本發(fā)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入地蜈蚣素(ugonin)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用途,特別是入地蜈蚣素在制備用于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藥物的用途。
本發(fā)明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式(I)化合物或其醫(yī)藥可接受性鹽類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用途,特別是式(I)化合物或其醫(yī)藥可接受性鹽類在制備用于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藥物的用途。其中,式(I)化合物的各個官能基團定義如后。
具體而言,該藥物可以包含錫蘭七指蕨的萃取物,例如但不限于錫蘭七指蕨的根莖部的萃取物,例如錫蘭七指蕨的根莖部的醇萃物,如乙醇萃取物。
前述新陳代謝疾病可以大致區(qū)分成代謝癥候群、脂類代謝異常疾病及糖類代謝異常疾病等三大類,其中脂類代謝異常疾病選自于由脂肪過度儲積、肥胖、體重過重、脂肪肝、肝性脂肪變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脂異常、高脂血癥、高三酸甘油酯血癥、高脂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心血管疾病及其組合所組成的群組的至少一種,糖類代謝異常疾病選自于由高血糖癥、高胰島素血癥、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抗性、胰島素失調(diào)、葡萄糖耐受不良及其組合所組成的群組的至少一種。
附圖說明
圖1A顯示各組老鼠的體型及腰圍;圖1B顯示各組老鼠的體重變化情形;圖1C顯示各組老鼠的每日攝食量;圖1D顯示各組老鼠的食物利用效率(FER)。
圖2A顯示各組老鼠的脂肪組織重量;圖2B顯示各組老鼠的脂肪細胞直徑量測結(jié)果;圖2C顯示各組老鼠的脂肪細胞顯微照片。
圖3顯示各組老鼠的血中三酸甘油酯(TG)、總膽固醇(TC)、HDL膽固醇(HDLC)及非HDL膽固醇含量。
圖4A顯示各組老鼠的肝臟重量、GOT、GPT及LIP濃度;圖4B顯示肝臟切片染色照片。
圖5顯示各組老鼠的空腹血糖值、空腹胰島素值及胰島素阻抗指數(shù)。
圖6A顯示各種入地蜈蚣素及錫蘭七指蕨萃取物對于棕櫚酸鹽誘發(fā)的脂肪堆積的影響;圖6B為人類肝細胞的油紅O染色照片。
圖7顯示各種入地蜈蚣素對于PPAR-γ活性的影響。
圖8顯示各種入地蜈蚣素對于Akt活性的影響。
圖9A顯示入地蜈蚣素L對于人類肝細胞的AMPK活性的影響;圖9B顯示AMPK與ACC的磷酸化情形。
圖10顯示入地蜈蚣素對于BRIN-BD11細胞的葡萄糖刺激型胰島素分泌的影響(比較基礎(chǔ)為16.7mM葡萄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主要方面在于發(fā)明人意外地發(fā)現(xiàn)錫蘭七指蕨具有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功效。
錫蘭七指蕨為臺灣民間常用的抗發(fā)炎草藥,同時廣泛用于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等地區(qū)。
于本文中,“錫蘭七指蕨”是指一種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的植物,其學名為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L.)Hook,簡稱為HZ,凡稱為錫蘭七指蕨、釘?shù)仳隍肌⑦^路蜈蚣、地蜈蚣、倒麒麟、蜈蚣草等別名的植物,均屬于本文所稱的錫蘭七指蕨。
若未特別指明,于本文提及錫蘭七指蕨時,包含錫蘭七指蕨的全株植物、此植物的任何一部分或此植物的多部分混合物,且其形式可以是植物株或其一或多部分、干燥物、研磨物、熬煮物、萃取物等任何一種適于投予接受者或患者(包括含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動物)的型態(tài),例如口服型態(tài)。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醫(yī)藥研究所,未經(jīng)中醫(yī)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6551.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珍珠盈潤凈白柔膚水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