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驗證方法、裝置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5790.0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33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肖煜森;屈超;周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G06F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驗證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驗證方法,該方法包括:服務器從預先自定義的網絡字體庫中隨機抽取一套網絡字體并對所述網絡字體的密文進行隨機選取并組合作為第一驗證信息發送給客戶端,客戶端對所述第一驗證信息應用所述網絡字體,以文本的形式顯示第一驗證信息中的密文在所述網絡字體中對應的所述圖形,將用戶針對所述圖形輸入的信息作為第二驗證信息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驗證所述第二驗證信息和第三驗證信息是匹配,如果是,驗證成功。本發明對驗證信息應用網絡字體以文本形式顯示驗證信息的對應圖形,不法分子通過ORC技術不能獲取正確的驗證信息,有效地防止了平臺資源被盜刷。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驗證的裝置和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驗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驗證方法、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由于很多不法分子可以利用網頁的開放性攻擊網頁非法牟利,網站利益受損,因此網絡安全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大部分平臺在關鍵步驟中設置了驗證環節來識別區分普通用戶的操作和不法分子的操作,防止不法分子通過設備自動觸發的大量頻繁操作盜取平臺資源。為了防止不法分子的盜刷操作,在現有技術中,平臺服務端預先存有大量的帶有驗證答案的圖片,用于對客戶端請求觸發的操作進行驗證。具體地,在平臺服務端接收到來自客戶端的驗證請求時,平臺服務端向客戶端發送一張隨機的帶有驗證答案的圖片,用戶在客戶端輸入其根據所述圖片所識別出來的用戶答案,客戶端將用戶答案發送給服務端,服務端判斷所述向客戶端發送的圖片中的驗證答案和用戶答案是否匹配來識別區分客戶端請求觸發的操作是否屬于非法分子的盜刷操作。
發明人經過研究發現,由于光學字符識別(英文:Optical CharacterRecognition,簡稱OCR)技術手段的應用,不法分子可以通過設備自動識別分析圖片而獲得圖片中的驗證答案,可見,在上述現有技術的驗證方式中服務端不再能識別出不法分子的盜刷操作,也就是說,驗證環節對于不法分子來說形同虛設,不法分子可以成功通過服務器的驗證,輕松盜取平臺資源,普通用戶只能從不法分子手中高價購買平臺資源,因此,現有技術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平臺資源被盜刷。基于此,在目前情況下,如何通過驗證來識別區分不法分子的盜刷操作,有效地防止不法分子通過ORC技術盜刷平臺資源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驗證方法、裝置和系統,不直接使用圖片作為驗證信息的載體,從而導致不法分子無法直接通過ORC技術識別圖片獲取正確的驗證信息,有效地防止了平臺資源被盜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驗證方法,應用于客戶端,包括:
向服務器發送驗證請求,以便所述服務器生成第一驗證信息,所述第一驗證信息包括第一字符串,所述第一字符串為網絡字體中字形所對應的隨機字符的隨機組合,所述網絡字體包括自定義的字形,字形所表示的字符,字形所對應的隨機字符;
接收所述服務器發送的所述第一驗證信息,通過對所述第一驗證信息應用所述網絡字體,以文本的形式顯示所述第一字符串中的各個字符在所述網絡字體中對應的字形;
響應于用戶針對所述顯示的字形的驗證信息輸入操作,獲取用戶輸入的第二驗證信息;
向所述服務器發送第二驗證信息和所述第一驗證信息,以便所述服務器驗證所述第二驗證信息和第三驗證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是,驗證成功;其中,所述第二驗證信息為用戶針對所述顯示的字形輸入的信息,所述第三驗證信息為所述第一字符串中的各個字符在所述網絡字體中對應的各個字形所表示的字符串。
優選的,通過對所述第一驗證信息應用所述網絡字體,以文本的形式顯示所述第一字符串中的各個字符在所述網絡字體中對應的字形,包括:
接收所述服務器發送的所述網絡字體的可訪問地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57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寬頻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回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