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仿陶瓷玻璃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4306.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易和平;時慶文;周偉杰;李志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25 | 分類號: | C03B23/025;C03B23/035;C03B23/03;C03C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陳衛 |
| 地址: | 516600 廣東省汕***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瓷 玻璃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玻璃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了一種3D仿陶瓷玻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陶瓷后蓋以其晶瑩潤澤,色彩飽滿,光亮平滑,永不褪色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目前許多手機后蓋采用了陶瓷材質,但是陶瓷后蓋具有重量重,工序復雜,成品率低及易碎等缺點,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感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3D仿陶瓷玻璃的制作方法,利用玻璃材質制作的3D型仿陶瓷玻璃,滿足了用戶對于陶瓷的視覺追求,同時重量輕,便于攜帶,又具備3D觸感,受到各大品牌手機廠商和消費者的喜愛。制作出的仿陶瓷玻璃具有重量輕,晶潤亮麗等優點。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3D仿陶瓷玻璃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將油墨轉移到平面玻璃上并進行3D熱彎處理,冷卻得3D仿陶瓷玻璃。
在本發明中,所述油墨類型為氧化物釉料、貴金屬釉料或彩釉玻璃油墨。
在本發明中,所述轉移工藝為絲網印刷、轉印、噴涂、滾筒印刷、凹版印刷或數碼釉料打印。
在本發明中,所述3D熱彎處理分為預熱段、加熱段和冷卻段。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3D玻璃熱彎工藝,只進行一步處理,即制作出3D仿陶瓷玻璃產品,其具有重量輕,便于攜帶,晶潤亮麗等優點,制程簡單成本低,滿足了用戶對于陶瓷的視覺追求,又具備3D觸感,受到各大品牌手機廠商和消費者的喜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一種3D仿陶瓷玻璃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將油墨轉移到平面玻璃上并進行3D熱彎處理,冷卻得3D仿陶瓷玻璃。
所述油墨類型可以是氧化物釉料、貴金屬釉料及普通絲印、移印、噴涂用的彩釉玻璃油墨等,該油墨需要滿足固化溫度在600-800℃之間,固化時間在5-10分鐘,在急冷條件下不會發生粘附力降低、變色等問題;所述轉移工藝可以是絲網印刷、轉印、噴涂、滾筒印刷、凹版印刷、數碼釉料打印等。
所述3D熱彎處理采用的熱彎工藝是在熱彎機上進行,分為預熱段、加熱段和冷卻段,預熱段使模具和玻璃升溫到玻璃的軟化溫度,加熱段的溫度為600-800℃,具體視玻璃材質和厚度而定,為了使玻璃軟化、彎折,冷卻段使用循環冷卻水,使其快速降溫至室溫;使用的模具有單模和雙模,單模模具依靠自重或模具下方抽氣,在軟化溫度時彎折,雙模則需施加壓力。
本發明在平面玻璃上轉移油墨后,通過高溫使玻璃著色,達到仿陶瓷的效果;由于現有的3D玻璃一般采用貼膜的方式,具有精度不高、工藝繁瑣的缺點,而絲印油墨對于3D玻璃限制很大,只適用拱高很小的3D玻璃,使用熱彎設備對平面玻璃進行3D熱彎,熱彎的同時使玻璃著色,也省去了后續對3D玻璃轉移油墨的工序,減少制程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該仿陶瓷玻璃具有重量輕,便于攜帶,晶潤亮麗等優點,滿足了用戶對于陶瓷的視覺追求,又具備3D觸感,受到各大品牌手機廠商和消費者的喜愛。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43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