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故障定位功能的鐵路漏纜監測雙端口設備及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3959.9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31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倪小龍;吉榮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3/46 | 分類號: | H04B3/46;H04L12/24;B61L3/22;G01R31/02;G01R31/08;G01R27/0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39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故障 定位 功能 鐵路 監測 端口 設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漏纜監測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故障定位功能的鐵路漏纜監測雙端口設備及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漏纜線是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對鐵路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可靠的運行有很重要的影響。漏纜及饋線線路故障(接頭松動、進水、外皮破損、破壞、偷盜)導致無線通信信號質量下降及中斷的事件屢有發生,嚴重影響列車的運行安全。
傳統的漏纜檢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人員手持檢測設備進行漏纜的巡視,這種方法耗時大,人力工作量高,已經不適合大規模的鐵路漏纜檢測工作;另一種是固定檢測設備于鐵路通信設備上,實時進行監測。但是之前的固定設備監測是根據信號用過漏纜時隨傳輸距離而產生衰耗的特性,主要方法是在監測主機端用信號源發射一定頻率的信號,再在接收末端檢測信號的強度進行比較與分析,以確定某段漏纜是否有為故障漏纜給出告警。這種方法要求漏纜兩端有主從監測設備,帶來設備復用高與安裝復雜的問題;并且只能對某段漏纜是否有問題給出告警而不能定位問題的具體位置,給后期修復工作帶來了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具有故障定位功能的鐵路漏纜監測雙端口設備及監測方法,能夠遠程實時監測漏泄同軸電纜(通斷、接頭松動、進水等)和監測設備的狀態,對漏泄電纜及所接的接頭、跳線、饋纜、天線等整個漏纜鏈路每個位置的回波損耗和駐波值進行在線監測,在線定位故障所發生的具體位置,并記錄監測設備狀態、告警類型、告警時間、操作日志等信息。
本發明提供的具有故障定位功能的鐵路漏纜監測雙端口設備包括近端設備和遠端設備,所述的近端設備包括直放站近端機,直放站近端機分別與基站和網管中心相連;所述的遠端設備包括直放站遠端機,所述的直放站遠端機通過漏纜監測設備連接到漏纜,所述的漏纜監測設備包括回波反射值測量裝置以及連接在回波反射值測量裝置上的兩個合路器,直放站遠端機通過功分器分別與兩個合路器相連,每個合路器連接到一段獨立的漏纜。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漏纜監測設備通過網線連接到直放站遠端機,監測返回信號依次通過直放站遠端機和直放站近端機傳遞到網管中心。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直放站遠端機和網管中心之間增設有監測數據傳輸設備,監測數據傳輸設備通過光纖與漏纜監測設備相連,監測信號通過光纖傳遞到監測數據傳輸設備再轉到網管中心。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故障定位功能的鐵路漏纜監測雙端口設備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近端設備、遠端設備與漏纜之間正常工作時,漏纜監測設備中的回波反射值測量裝置通過合路器接收漏纜中的回波反射值;
2)漏纜監測設備將接收到的回波反射值通過網線傳輸到直放站遠端機,再通過直放站近端機傳遞到網管中心或者直接通過光纖傳遞到監測數據傳輸設備,再通過監測數據傳輸設備傳輸到網管中心;
3)網管中心根據回波反射值計算駐波比,并根據駐波比進行如下操作,
3.1)駐波比小于1.5,漏纜正常工作,不告警;
3.2)駐波比大于等于1.5,小于2.0,因為氣候溫濕度變化或漏纜腐蝕老化造成,對GSM-R信號覆蓋要求影響較小,基本通話質量能保證,主動上報一般告警;
3.3)駐波比大于2.0,小于3.0,由漏纜破損較嚴重或初步斷裂或接頭松動較輕引起,影響GSM-R信號覆蓋,通話質量下降,主動上報重要告警,通知維護人員上線維護。
3.4)駐波比大于3.0:由漏纜破損嚴重或斷裂嚴重或接頭松動嚴重引起,不滿足GSM-R覆蓋要求,可能造成通信或通話中斷,主動上報嚴重告警。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能夠遠程實時監測漏泄同軸電纜(通斷、接頭松動、進水等)和監測設備的狀態,對漏泄電纜及所接的接頭、跳線、饋纜、天線等整個漏纜鏈路每個位置的回波損耗和駐波值進行在線監測,在線定位故障所發生的具體位置,并記錄監測設備狀態、告警類型、告警時間、操作日志等信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采用以太返回通道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采用光纖返回通道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9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