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3410.X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4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韓慧芬;馬輝運;楊建;彭均亮;彭歡;高新平;王良;閔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亞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流能力 巖板 碳酸鹽巖儲層 酸壓 導流能力測試 裂縫 油氣勘探開發 應用范圍廣 工藝優化 橫向滑移 施工參數 酸液體系 碳酸鹽巖 后導 剖縫 酸液 造縫 注酸 地層 優選 測試 優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屬于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領域。采用人工造縫裝置對碳酸鹽巖巖板進行剖縫和橫向滑移,得到含有裂縫的上巖板和下巖板,進行第一導流能力測試,得到第一導流能力的取值,向上巖板和下巖板之間注入酸液,并進行第二導流能力測試,得到第二導流能力的取值,比較第一和第二導流能力的取值,由此可以知道注酸后導流能力提高的程度,由于測試巖板形成裂縫的方式更符合實際地層的情況,所以該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可以為實際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施工參數優化、酸液體系優選及工藝優化提供科學的指導,同時,該方法操作簡單,指導性強,應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碳酸鹽巖儲層的氣藏資源量十分豐富。對于碳酸鹽巖儲層而言,其儲層物性較差,巖石中石英含量較多,巖石脆性較高,因而就可以通過大規模體積壓裂產生的裂縫,錯位滑移形成自支撐,進而有效擴大儲層的改造體積。2013年,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震旦系燈影組致密儲層試驗了體積壓裂,先采用低粘滑溜水或者低粘自生酸前置液進行大液量、大排量體積壓裂或者體積酸壓,次生裂縫發生滑移錯位,再形成復雜縫網,再泵注主體酸對儲層進行酸壓改造,刻蝕溝通裂縫的壓裂工藝,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現有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研究中,一般直接采用光滑或不平整巖板中間添加一定厚度墊片形成固定縫寬的形式來進行測試。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現有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測試中模擬碳酸鹽巖體積酸壓形成的裂縫,與現場實際的出入較大,不能為實地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的開采提供合理的參考,同時,目前也沒有針對碳酸鹽巖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測試評價方法。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用于為實地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的開采提供參考。
具體而言,所述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如下:
一種碳酸鹽巖儲層體積酸壓導流能力的評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人工造縫裝置沿高度方向居中對碳酸鹽巖巖板進行剖縫,得到不規則的上巖板和下巖板;
通過將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沿長度方向橫向錯位滑移,在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之間形成端面不平整的非規則縫;
對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進行第一導流能力測試,記錄第一裂縫滲透率和第一平均裂縫寬度,計算得到第一導流能力的取值;
向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之間注入酸液,得到過酸后的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
對所述過酸后的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進行第二導流能力測試,記錄第二裂縫滲透率和第二平均裂縫寬度,計算得到第二導流能力的取值;
比較所述第一導流能力的取值和所述第二導流能力的取值。
進一步地,所述通過將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沿長度方向橫向錯位滑移,在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之間形成端面不平整的非規則縫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固定到導流室內。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固定到導流室內具體包括:將一端或兩端在高度方向超過所述碳酸鹽巖巖板總高度二分之一的所述上巖板或所述下巖板固定在導流室下板,另一塊巖板固定在導流室上板。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上巖板和所述下巖板固定到導流室內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上巖板、所述下巖板的四周和所述上巖板、所述下巖板與所述導流室之間涂抹高溫快干紅膠,用于將所述上巖板、所述下巖板和所述導流室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4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