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打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3193.4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11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祐登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185 | 分類號: | B41J2/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鄧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 裝置 | ||
1.一種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裝置具有:
打印部,其通過對被輸送的介質噴出液體來進行打印;
回收部,其回收由從所述打印部噴出的所述液體產生的霧;以及
氣流產生源,其使所述霧在所述回收部內移動,
所述回收部在內部具有回收所述霧的回收路徑,
所述回收路徑具有壁以及設置于所述壁上的肋,
所述壁包含第1壁以及與所述第1壁對置配置的第2壁,
所述肋包含多個第1肋和多個第2肋,多個所述第1肋被設置成從所述第1壁朝向所述第2壁,并與所述第2壁之間具有間隔,多個所述第2肋被設置成從所述第2壁朝向所述第1壁,并與所述第1壁之間具有間隔,
多個所述第1肋和多個所述第2肋以交錯的方式形成,
相鄰的所述第1肋和所述第2肋的間隙隨著朝向所述霧移動的方向而逐漸變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肋的末端與所述第2壁之間的間隔、或所述第2肋的末端與所述第1壁之間的間隔隨著朝向所述霧移動的方向而逐漸變窄。
3.一種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裝置具有:
打印部,其通過對被輸送的介質噴出液體來進行打印;
回收部,其回收由從所述打印部噴出的所述液體產生的霧;以及
氣流產生源,其使所述霧在所述回收部內移動,
所述回收部在內部具有回收所述霧的回收路徑,
所述回收路徑具有壁以及設置于所述壁上的肋,
所述壁包含第1壁以及與所述第1壁對置配置的第2壁,
所述肋包含多個第1肋和多個第2肋,多個所述第1肋被設置成從所述第1壁朝向所述第2壁,并與所述第2壁之間具有間隔,多個所述第2肋被設置成從所述第2壁朝向所述第1壁,并與所述第1壁之間具有間隔,
多個所述第1肋和多個所述第2肋以交錯的方式設置,
所述第1肋的末端與所述第2壁之間的間隔、或所述第2肋的末端與所述第1壁之間的間隔隨著朝向所述霧移動的方向而逐漸變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
相鄰的所述第1肋和所述第2肋的間隙隨著朝向所述霧移動的方向而逐漸變窄。
5.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裝置,其中,
所述第1壁由板狀部件構成,所述板狀部件具有設有所述肋的第1面以及與所述第1面相反一側的第2面,
所述第1壁被設置成,所述第2面與所述回收部上的所述霧的吸入口隔開間隙地對置,并且朝向所述回收路徑的上游側傾斜。
6.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裝置,其中,
所述回收部與支承所述介質的支承臺的下方連結,
在所述支承臺上形成有與所述回收部的所述霧的吸入口連通的孔,
所述打印部在噴沖時,在所述介質的一部分不位于所述孔的狀態下朝向所述支承臺噴出所述液體,
所述打印裝置能夠可變地控制使所述霧移動時的所述氣流產生源的驅動能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裝置,其中,
以下述方式來控制所述氣流產生源:在液體相對于所述介質的占有率為閾值以上的情況下的打印結束之后用于回收所述霧的所述氣流產生源的驅動能量大于在所述占有率不足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的打印結束之后用于回收所述霧的所述氣流產生源的驅動能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裝置,其中,
在所述打印部的噴沖時以及打印時驅動所述氣流產生源,
在從所述打印部結束對所述介質的一個面的打印之后直到開始對所述介質的另一個面的打印為止的期間,當所述打印部進行噴沖時,以所述氣流產生源的驅動能量大于所述打印部對所述介質進行打印時的所述氣流產生源的驅動能量的方式來控制所述氣流產生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19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臉識別方法
- 下一篇:基于雙目立體視覺的空間坐標系標定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