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冷卻液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3013.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3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薛忠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瀚坤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69/04 | 分類號: | C10M169/04;C10N30/10;C10N30/16;C10N30/18;C10N30/06;C10N30/12;C10N40/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冷卻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加工冷卻液領域,具體是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冷卻液。
背景技術
冷卻液其他的玉要功能包括清理切屑、防止腐蝕、保證生物穩定性和提供對操作員友好的環境。冷卻液由復雜的化學配方組合而成,以滿足這些專門性能要求。
機加工廠通常有許多不同的加工操作,每個都有自己特定的冷卻液要求。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冷卻液配方已經衍生出數以百計其有不同功能的產品。
過去,機加工廠往往在現場準備成打不同的冷卻液來滿足工程師針對每臺機床采用鼓佳冷卻液的要求。但是,加工車間不同冷卻液引起了交叉污染和廢液不相容等問題。此外,多種冷卻液還引起了庫存的增加。
如今,機加工廠趨向于在車間對所有工藝都采用一種或有限數目的冷卻液。
這種做法促使冷卻液供應商們開發更綜合的產品,幫助在制造優良產品的同時解決冷卻、潤滑、防腐及微生物控制等問題。而對如此眾多的工藝和市場上大量的冷卻液品種,機加工廠在針對其操作而選擇性能最佳、最經濟的冷卻液方而遇到了復雜的挑戰。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冷卻液,通過長期的實驗和調整,合理的將礦物油、油脂、極壓添加劑、乳化劑、pH引發劑、殺蟲劑、去泡劑、防氧化劑、切削油和亞硝酸鈉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濃縮型冷卻液,在使用的時候直接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使用,同時具備潤滑、防銹、提高生物穩定性能、有效抑制細菌和霉菌、降低泡沫、抗氧化和增加被加工工件光澤等效果。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功能冷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礦物油4~6份、油脂2.5~4份、乳化劑5~8份、pH引發劑6~10份、殺蟲劑5~14份、去泡劑5~14份、防氧化劑10~20份、切削油25~35份、亞硝酸鈉12~18份。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礦物油5份、油脂3份、乳化劑6份、pH引發劑9份、殺蟲劑10份、去泡劑10份、防氧化劑15份、切削油28份、亞硝酸鈉15份。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使用時與水混合,所述的冷卻液與水重量比為1~5:35~40。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與水重量比為3:37。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油由機械油和煤油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機械油和煤油混合重量比1~2:3~6。
進一步,所述的機械油和煤油混合重量比2:5。
本發明一種多功能冷卻液,其有益效果表現在:
通過長期的實驗和調整,合理的將礦物油、油脂、極壓添加劑、乳化劑、pH引發劑、殺蟲劑、去泡劑、防氧化劑、切削油和亞硝酸鈉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濃縮型冷卻液,在使用的時候直接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使用,同時具備潤滑、防銹、提高生物穩定性能、有效抑制細菌和霉菌、降低泡沫、抗氧化和增加被加工工件光澤等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一種多功能冷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礦物油4份、油脂2.5份、乳化劑5份、pH引發劑6份、殺蟲劑5份、去泡劑5份、防氧化劑10份、切削油25份、亞硝酸鈉12份。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使用時與水混合,所述的冷卻液與水重量比為1:35。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油由機械油和煤油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機械油和煤油混合重量比1:6。
實施例二
一種多功能冷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礦物油6份、油脂4份、乳化劑8份、pH引發劑10份、殺蟲劑14份、去泡劑14份、防氧化劑20份、切削油35份、亞硝酸鈉18份。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使用時與水混合,所述的冷卻液與水重量比為5: 40。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油由機械油和煤油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機械油和煤油混合重量比2:3。
實施例三
一種多功能冷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礦物油5份、油脂3份、乳化劑6份、pH引發劑9份、殺蟲劑10份、去泡劑10份、防氧化劑15份、切削油28份、亞硝酸鈉15份。
進一步,所述的冷卻液使用時與水混合,所述的冷卻液與水重量比為3:37。
進一步,所述的切削油由機械油和煤油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機械油和煤油混合重量比2:5。
實驗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瀚坤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市瀚坤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0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電容釘卷機導針限位結構
- 下一篇:傾倒開關及轉頁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