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痰降脂中草藥茶包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2981.1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9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耀金;梅汝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拉麗莎化妝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1/10;A61P3/04;A23F3/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林捷 |
| 地址: | 350006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痰 中草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化痰降脂中草藥茶包。
背景技術
近年來,肥胖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肥胖及由它引起的各種代謝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而肥胖及相關的代謝綜合征己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從肥胖凈人口來看,2009年,我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肥胖者最多的國家,如果以中心型肥胖和腹胖來判斷,2009年,中國的中心型肥胖人口為6.9億,腹胖人口為6.7億,超過了歐洲和美國的總和。即使以總人口13.4億的基數來看,也有超過一半人口的腰臀比( HWR)超標,一半多人口的腹部堆積了過量的脂肪。
痰濕質是由于津液運化失司而痰濕凝聚,以黏滯重濁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體質狀態, 具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身重不爽,汗出黏膩,目巢微浮,痰多,胸悶,舌苔厚膩等表現。元代朱丹溪首次提出“肥白人多痰濕”的觀點,清代《張聿青醫案》更是明確指出“形體豐者多濕多痰”。現代臨床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了痰濕質與肥胖的相關性。研究顯示:痰濕質與肥胖的關聯程度最高,符合中醫對肥胖的認識,也與以往的研究相符。它提示我們,通過調整痰濕體質偏頗,可防治肥胖。同時,從體質角度探索肥胖的發病機制,是對肥胖病因病機學研究的補充。
氣虛質是由于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體質狀態,具有語聲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等特點。各種原因引起的肺、脾胃、腎等臟腑功能低下, 是氣虛體質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礎。若飲食失調,勞倦傷脾,或長期不行體力活動,均可致中氣虛損、氣虛陽微,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失常,津液凝聚為痰,濕痰滋漫周身腠理而致肥胖。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曰:“夫尊貴人骨弱肌膚盛”,指出肌膚肥盛之人有虛弱的表現。金元劉河間指出肥胖的主要病機是氣虛:“血實氣虛則肥, 氣實血虛則瘦”。張景岳《景岳全書》曰:“何以肥人反多氣虛,蓋人之形體,骨為君,肉為臣也。肥人者,柔勝于剛,陰勝于陽也。且肉以血成,總屬陰類,故肥人多有氣虛之證”。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認為:“人之肥者氣必虛”,說明沉困怠惰,氣虛陽微,可導致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失常,津液停聚為痰,濕痰滋漫周身腠理,濕痰停滯而致肥胖。清代《石室秘錄》曰:“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運行,故痰生之”,強調肥胖人痰濕的形成與氣虛的關系。現代研究中,牛寶玉通過對879例單純性肥胖癥患者體質進行研究發現,氣虛質是最基本的虛弱體質。中醫大樣本調查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與平和質相比,痰濕質發生超重的危險性增加105%,發生肥胖的危險性增加304%,氣虛質發生肥胖的危險性增加60%。因此,對于氣虛體質超重和肥胖者,可以通過采用飲食調養、藥物治療、針灸按摩導引輔助治療以及加強體育鍛煉等方法改善氣虛體質狀態,以改善超重和肥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痰降脂中草藥茶包,以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方劑為指導原則,以白茯苓、炒萊菔子、制橘皮、薏苡仁、決明子、山楂、絞股藍和羅漢果為原料,制備一種化痰、利濕、降脂的中草藥茶包。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化痰降脂中草藥茶包,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白茯苓2-5份,炒萊菔子1-3份,制橘皮1-4份,薏苡仁2-5份,決明子3-6份,山楂3-5份,絞股藍1-2份和羅漢果1-2份。
所述的化痰降脂中草藥茶包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配方比例稱取原料;
(2)將決明子、山楂、白茯苓、羅漢果置于85℃下恒溫烘烤90min,期間經過反復多次翻炒;放置冷卻后再經超微粉碎,過80目篩網,得細粉A待用;
(2)將炒萊菔子、薏苡仁、絞股藍、制橘皮經過95℃恒溫烘烤60min,期間反復翻炒,放置冷卻后再經超微粉碎,過80目篩網,得細粉B待用;
(3)將細粉A與細粉B混合均勻,經現代濕法制粒工藝,不添加任何輔料制備,烘干成粒;
(4)以每袋6g規格對步驟(3)產物進行裝袋包裝。
白茯苓:是 “四時神藥”,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適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癥,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
炒萊菔子:味辛甘,性平,功專消食、降氣、化痰。古稱“萊菔子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本草綱目》記載:“萊菔子之功,長于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下痢后重,止內痛,皆是利氣之效”,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有消食化積、除脹行滯,尤以消面積食滯為特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拉麗莎化妝品有限公司,未經福州拉麗莎化妝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29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IC卡無線遠傳燃氣表控制器模塊
- 下一篇:高壓預付費裝置及系統





